痴情女子负心汉传承民俗文化 讲好长治故事-长治日报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9-05-30

传承民俗文化 讲好长治故事-长治日报
讲好长治故事 传承民俗文化(民俗风情篇)
编者按
讲好长治故事,传承太行经典,感受上党文化……自今年4月份以来,市委宣传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讲好长治故事”主题活动。活动共设5个专题,每月进行一项,分别是“民俗风情”“桑梓名人”“红色足迹”“山水形胜”和“时代强音”。每个专题结束后,将于次月对报送作品进行评选。第四季度还将对所有优秀稿件进行集中评选表彰,并在全市进行展演、巡演。
4月份是“民俗风情专题月”。活动开始后,各县市区积极响应,深入挖掘本地有特色、有影响、有内涵的民俗风情故事文芳阁传媒,创作了一批集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好作品。本报今日刊发4月份获奖作品,以飨读者。本期获奖作品:
一等奖:武乡县《头上明灯心中月——父辈的“顶灯”情缘》;
二等奖:郊区《从申家大院看潞商文化》、长治县《荫城镇——“日进斗金”之城》;
三等奖:襄垣县《赵树理与襄垣秧歌》、沁县《家的味道——沁州干馍的故事》、沁源县《沁源乡村的“串院院”》。
头上明灯心中月——父辈的“顶灯”情缘

武乡“顶灯”表演
武乡顶灯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历史悠远。相传顶灯是与历史上后赵时期出生于武乡的一位叫石勒的皇帝有关。当时统治者常常夜间到石勒部落抓壮丁充当奴隶,抓女人卖钱。石勒想出一个办法,让男人剃成光头把前后都雕画成吓人的花脸谱,用吃饭的碗装上点土沙,然后用彩色纸糊在碗的边缘(纸长约30公分,宽约15公分),把油盏灯放里面点着,把做好的灯顶在头上。夜晚灯的影子倒映在顶灯者的头部,再模仿怪物的姿态扭动,来抓人的官兵一看好像见到鬼怪一样狰狞的面孔,都惊慌失措以为遇到鬼怪,个个撒手逃窜,后来就不敢再来,百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从此以后,为庆祝一年的平安,每年过春节、闹元宵时,人们就组织人员一起顶灯闹社火,庆祝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白衣剑卿,活动结束后,把灯放在窗台两角和院墙上灵数23,用来辟邪以示安宁,顶灯因此就成为当地老百姓平安吉祥的一种象征。
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到现在,古老顶灯没有声乐伴奏,人们围成一个大圈,观看的人以拍手、叫声、跺脚为节奏,顶灯者在中间乱跳,叫做走乱弹。顶灯要掌握四个要领,也就是四句口诀“头要正,脖要硬,腿要软,臂要展”。这样去练才能顶好灯,顶稳灯。但是古老顶灯没有女人参与,据年长的老人说,他们记得父辈顶灯扭秧歌,有这么一段唱词,“光溜溜的头顶灯难逆向恋爱术,顶灯人身穿粗布衫”。从这段唱词中不难想象顶灯活动没有女人参与,解放后妇女得到自由,才走出家门参加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在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的11月中旬关家垴战斗胜利庆祝大会上就有顶灯表演,据说八路军首长朱德等观看了表演,提议用这种形式宣传抗日政策,并受到总部首长的好评李小棠。
近年来,在文化传承方面,顶灯有了新的创新,冉东阳在承其形的基础上痴情女子负心汉,与声乐融合,成为武乡一种文艺娱乐演出,主要在武乡丰州镇东村一带传承比较活跃,是当地一直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现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从申家大院看潞商文化

申家二十四院鸟瞰图
在中国历史上,山西人经商的历史最为悠久,山西商人在明清时被称为西商、西客,明朝以后统称为晋商。清朝时期名扬全国的晋商,其源头发祥于平阳(今临汾)和上党(今长治、晋城),上党以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成为历史上“富甲天下”的一方沃土。从此,以泽潞为中心的商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商界举足轻重的力量,在中国的商业史上创造了奇迹。作为晋商的先驱,上党商人——潞商,无疑为晋商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是晋商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于中村的申家二十四院的院主潞商申家楚笑笑,便是潞商的杰出代表。
申家二十四院位于长治市郊区北部35公里处的西白兔乡中村卧底肥妈,小寒山西麓,潞安矿务局腹地,与潞城、襄垣、屯留接壤,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中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村落,北朝时这里曾是当地佛教信仰的圣地,隋唐时成为唐代王室墓地(村中有唐代墓志铭两方),明清时成为潞商的重要基地之一。申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经营产业,形成一个巨大的家族,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绩,并留下一处古老的潞商大院建筑——珍珠倒卷帘棋盘二十四院,现较完整保存的有六座院落,其宏伟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和独具匠心的布局,展现了昔日的辉煌。村民家中更是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家具、车具、农具、日用器皿、家谱及丰富的传说故事,见证着这里曾有过的不凡经历,这是明清时期潞商辉煌的实物例证,也是目前所知潞商宅院的罕见实物。
中村保存有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的历史文物,历史沿革长达1000多年。这种保存了如此众多历史文化的村落在全国也是十分罕见,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荫城镇——“日进斗金”之城

讲述人讲荫城故事
长治县荫城镇,因铁而生,因铁而荣。荫城铁货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荫城铁货市场的兴起碌卡歌词,和当地资源有很大关系。荫城周边,也就是雄山周围,大部分村庄都产煤,也有铁矿,荫城及其周围各村,村村都有拿手铁器。他们生产的铁货,工艺精巧,经久耐用,富有地方特色。
荫城人肯吃苦,善经营,讲诚信,手艺精湛,吸引着买家纷至沓来,使这里逐渐成为名扬中外的大型铁货集散地。荫城铁货兴盛之际,每天街头巷尾都是熙熙攘攘、客商云集,镇上的客栈、饭店就有百余个,一直营业到深夜,从那时起荫城就有了不夜城的美誉。
荫城铁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明朝初年,朱元璋在全国建立了十三个铁业所,荫城就是其中一个,从那个时候起,荫城有了“千里铁府”的别称。清朝中叶,荫城有大大小小的铁货庄近400家。荫城至今仍有一条街叫“馆街”,两侧古店林立。
在荫城铁货的推广上,雄山书院功不可没。元朝末年,礼部尚书李惟馨归乡后,与他的老师礼部尚书杜斅、户部尚书章诚结社雄山,开始了他们的教学生涯。在这三人手中雄山书院一改学而优则仕的办学传统,另辟蹊径将办学重点转移到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上。雄山三老在全国影响很大,各地学子慕名来到雄山书院,久而久之,也把荫城的铁货介绍到全国各地,可以说荫城铁器商贸里包含着雄山书院的贡献。
如今深囧,这座以铁发端的上党古镇,2001年5月起,先后被列为山西省35个重点培育发展中心镇、山西省小城镇建设项目镇,并被省建设厅、省计委报请国家计委,申报“国家级小城镇”。
赵树理与襄垣秧歌

《小二黑结婚》剧照
襄垣秧歌是一个地方剧种,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策马中世纪。起源于襄垣、武乡一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襄垣秧歌剧团前身是“襄垣县抗日农村剧团”,成立于1938年,是当时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为了宣传党的抗日政策,整合当地的小戏班和名艺人而成立的。
1943年春天,在太行区党委宣传部工作的赵树理来到襄垣抗日农村剧团进行调查研究。白天,他与剧团演员一道在抗日农村根据地演戏,晚上,给剧团的人讲述自己正在酝酿的新作《小二黑结婚》的故事情节。赵树理非常喜欢襄垣秧歌,它板式丰富,唱腔优美,高亢激越,低回婉转,非常适合表现农村一家一户的现实题材。
赵树理希望能将《小二黑结婚》先以秧歌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想法和当时剧团团长兼编辑主任李森秀不谋而合。很快,《小二黑结婚》被改编成剧本并付诸排练,赵树理亲自给演员讲剧本,指导剧团排戏。前后一年多时间,襄垣秧歌剧团终于将《小二黑结婚》成功搬上舞台。
《小二黑结婚》讲述的是根据地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为冲破封建束缚、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步步升仙。作品生动地塑造了农民中落后人物的形象。二诸葛是个善良但胆小怕事的老农,他要维护家长的权威和包办婚姻制度冲出宁静号,反对小二黑与小芹结合。三仙姑则是一个沾染着好逸恶劳等恶习的妇女,她为贪财而出卖女儿许留仙。
襄垣秧歌《小二黑结婚》一亮相,就受到当时抗日根据地老百姓喜爱,先后在太行、太岳根据地和晋冀鲁豫边区农村演出数百场,均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赞扬和追捧。七十多年来,久演不衰,成为襄垣秧歌的经典剧目。
家的味道——沁州干馍的故事

沁州干馍
关于沁州干馍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昔日李渊反隋,大军被困铜鞮山中,当地有个壮士叫徐懋功,从家中背着面粉前去援救义军。因山中缺少锅灶,就将石板烤热了,做面饼让将士充饥赢壮。从此,干馍这种食物流传至现在。
据九十岁的干馍技艺传承人李彦堂讲述,当年八路军总部在他们村住过,他第一次吃到的干馍是部队首长给的。后来,他机缘巧合开始学习打干馍。这一打,就是一辈子。讲述中,他对干馍技艺的传承娓娓道来,也对干馍带给自己的味觉留恋和声觉体验进行了细细描述。
2011年,沁州干馍正式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如今,在沁县城乡,随处可见卖干馍的摊点。只要走过街角、路口,老远就听到乒乒乓乓的敲击声,制作干馍的师傅有节奏地敲打着案板。清脆的声响代替了叫卖的吆喝声,所以,当地把制作干馍的过程称作“打干馍”千王情人。
干馍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是夹着猪头肉吃,叫卤肉干馍。这种吃法古来有之,因此在沁县打干馍的铺子旁边一定会有一两家卖熟肉的摊子,荤素搭配,相得益彰。馍能夹肉,也可以夹鸡蛋,叫鸡蛋干馍。另外,干馍还可以夹上枣糕吃,叫干馍夹糕。当地流传着“干馍圪夹糕,不白活一遭”的说法,足见人们对这种美食的青睐程度。
现代生活中后宫计,人们还发明了炒着吃、泡着吃等新吃法,如鸡蛋炒干馍、土豆丝炒干馍、羊汤泡干馍等吃法。干馍甚至还登堂入席葳蕤怎么读,摆上了高档宴席,创制出各种好吃的地方菜,让来沁州的客人们能一饱口福。
对于每个沁县人来说,这种家乡的味道就是一种对家的思恋,归乡的人们,总忘不了买几个,分享给在外的朋友。人们无论离家多久,出行多远,都不会忘记这种家的味道伟伦体校。刚打出来的干馍,猛地咬一口,咔嚓作响,散发出一股暖暖的椒盐香气,这种诱惑实难抵挡。
沁源乡村的“串院院”

沁源“串院院”表演
“串院院”流行于沁源县乡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借助沁源秧歌深厚的文化底蕴,把喜悦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串院院”有很多讲究。它是一种贺喜活动,一般会选择上一年有喜事的人家,去“串院院”时会有秧歌红火跟着,道喜时根据被贺喜人家的实际情况,送牌匾、吉祥的画和长命锁等。“串院院”中“挑高”讲究合辙押韵,可以是七个字、九个字,甚至是十多个字。“串院院”通常由扭秧歌、舞龙等闹红火的人组成。走在队伍最前面,一手握着响铃、一手持着黄罗伞的人是“伞头”,他是整个秧歌队重心,用响铃指挥乐队起止,道喜全凭“伞头”不同寻常的口舌功夫。传说,“伞头”手持之伞、所拿响铃,都受过唐王李世民御封狗蛋奇兵,“伞头”在开唱时是金口玉牙,很灵验。
通常得知有“串院院”的人来道喜,主人会准备上好茶水、糖果、瓜子和香烟,远远迎接前来贺喜的队伍。一番寒暄、喜庆的礼炮和响鞭之后,“伞头”和秧歌手使出浑身解数,口吐莲花,争相献唱,或夸主人有福气,或夸主人有本事,直唱得主人心里像喝了琼浆玉液一样舒坦。
沁源的“串院院”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沁源有五个区,口音不同,曲调节奏也不尽相同,他们“挑高”用的是各自的方言,韵脚很多时候完全不同。
在沁源,以前“串院院”去的主要是普通家户,后来也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发展到现在,除了道喜之外,“串院院”还用于歌颂时代新风,表达感谢之情。
在时光荏苒中,沁源“串院院”的对象、意义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许冠文四兄弟。但因为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无声的接力中,这些民间文化被一代代传承,沁源在用自己的声音传递着她的历史和文化。
原益峰 赵雪岗 整理
编辑:李大琛版权声明
长治日报社所属《长治日报》、《上党晚报》、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任何单位及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使用须事先取得长治日报社的书面授权,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目前1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