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美科e95传道授业话昌航--我的昌航,我的青春-南昌航空大学校史文化推广会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7-01-19

传道授业话昌航||我的昌航,我的青春-南昌航空大学校史文化推广会

口述人
江凡,南昌航空大学经管学院副书记。
我的昌航,我的青春
我是土生土长的昌航人,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时光荏苒,今年正好是我来到昌航的第二十年。每当我谈起昌航,都不禁热泪盈眶,因为这里是我倾注了最好青春年华和热血的地方。
回忆满满的学生时代
1997年9月,我踏入昌航报到。走进校园,道路两旁高大修长的樟树林撒下斑驳树影,教学主楼雄伟壮观狐仙报恩,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架整装待命、展翅欲飞的战机。我读书的时候赶上了学校发展的好时期,教学主楼功能齐全,集教学、实验、计算机房和电化教学于一体,外墙中央是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听说1995年才建成使用。我入校当年正好是学校45周年,10月9日的校庆日那天我见证了“健美桥”的捐赠仪式,座落在主楼正前方草坪上的这座拱桥,桥身刻有人体健美团的浮雕,底座上是校友的题字:“没有达不到的境界”,激励着我们不断拼搏进取。更兴奋的是,大三时一架威武雄壮的“强五”飞机安放在学校大门,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这架飞机非同一般,它是“强五之父”、昌航首任院长陆孝彭院士设计和研制的中国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强击机,这对在读的我来说是满满的自豪和激动。
九十年代末的昌航还是“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宿舍的内务要求极高,上课也必须佩戴校徽,良好的学风和“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对每个昌航新生来说,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军训绣红旗简谱。我们的教官不是正规部队的军官,而是大二的学长学姐,这个昌航的传统和特色一直坚持到了现在。难忘那清晨忙碌的序曲,难忘那七嘴八舌的埋怨协奏曲,难忘那苦中作乐的欢歌笑语。难忘军训中的喜怒哀乐,更难忘最后的考核,踏着整齐的步伐,做着标准的动作,喊着响亮的口号,尽显军人的风采。我读书的时候还有射击考核,我们个个都期待的很,每个人就五发子弹,打完了还没过瘾呢。通过军训的洗涤,拼搏向上的精神于风雨中树起,纯洁真挚的友谊在无声间建立,我学会了人生的敬礼!
金工实习是昌航学子的必修课。初次走进车间,看着机器挨着机器、车床挨着车床的阵容黄子珈,我就不知不觉融入这劳动的场面了剑尊江山羽。当一个粗糙的毛胚在自己的精工细磨下变成了合格的零件,那份欣喜是难以形容的。零件的每一个尺寸,每一处精度都浸透着自己的汗水,我制作的榔头一直保存到现在,都有20年了。
我学的是工科专业,课业繁重,实验也多。老师们的教学都很严谨,印象最深刻的是实验课,必须仔细操作、认真计算,结果错了就反思问题出在哪里,再重头来过,有时一做就是一整天。毕业设计的时候要采样、做实验、写论文,更是忙得不亦乐乎。阶梯教室是专为考研学生开放的24小时自习教室,那里也有我挑灯夜战的身影。即使学业繁忙,我也加强了实践锻炼,在学院两委会干了三年,学到了很多东西。正是因为这些经历,培养了我认真、严谨、细致的特点和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精神,为我今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日新月异的新区建设
2002年12月26日,那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学校前湖校区开工奠基仪式隆重举行。我清楚地记得,那天非常冷,但参加仪式的老师都很兴奋,坐着校车一路辗转来到了新校区。开工仪式结束后,我也和大家一起拿起了铲子铲土川国演义,心情十分激动,默默想着一个崭新的校园就在我们昌航人的手中擘画诞生。当时的我,根本没有想到,我会第一批进驻新校区工作。
2003年9月,学校成立2003级年级办常驻新校区,负责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谢馨仪。根据学校“以老带新”的思路,我作为一名老辅导员调往新校区,成为了第一批进驻前湖校区的“拓荒者”,能亲眼目睹新校区每一天的发展和变化。
接到通知后的第二天,我便收拾好行李来到新校区。9个月后再次来到这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时已经建好的只有六栋学生宿舍,一组团的教学楼尚未完工,只有B栋可以上课,一食堂也只开放了一楼。工人们夜以继日地赶工高佳敏,才在新生报到前修好了水泥主干道。洪煦榆因为校园还处在建设初期,绿化还很少,各种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条件非常艰苦。我们年级办的11名老师与全体新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生活,办公室就在他们的宿舍楼里,住的也在前后楼栋,全部时间都在学生身边,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环境,保障了新校区的正常运转。比较特别的是2004年我又服从组织安排,调任2004级年级办副主任兼团委书记,很有幸我参与了两个年级办的工作,应该说两个年级办为新老校区的顺利交接和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那时学校周边都没有大型超市,每次抽空坐校车回趟老校区,总要买大包小包的东西马麦罗,还会去风味广场打牙祭,坐在八大楼前的草地上休息。
但是仅仅几年时间,一个现代化、数字化的美丽校园就拔地而起,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周边楼盘次第落成,233路公交车从火车站直达新校区,我切身地感受到了学校的发展和壮大。2006年9月,我国仅存的两架歼八C之一赫然呈现在新校区的大门广场上,与老校区的强五飞机遥相呼应。2007年4月28日,学校更名大学的揭牌庆典隆重举行,所有昌航人激动不已。
二十年来,学校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校区从上海路搬迁到前湖,名称从“学院”升为“大学”,学生规模从两千到两万,研究生、交换生及留学生从无到有且日益增加,校园面积扩大,校内各项设施不断完善,校园环境也日益优美。硕美科e95一路走来,学科建设越来越丰富,不仅保留了焊接、无损检测等特色专业王希利,还增加了空乘、文法、艺设等文科类的学科,形成了一所集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的综合性大学。师资力量大增,口碑越来越好;不断加大对教学和科研的投入,成效越来越大;老师和学生在省级、国家级竞赛中获奖也越来越多。作为一名昌航人,看着学校变得越来越好,内心也愈发感到骄傲。
累并快乐的学生工作
我留校后一直从事的都是学生工作,至今已经整整十七个年头了。要说感受,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刚留校时有的学生比我还大,是70后,现在都是95后甚至00后勋晶吧,跨度之大!学生辅导员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岗位,从新生适应性教育到就业工作,从学业辅导到宿舍管理,从心理健康到帮困助学,从主题教育到党团建设,可以说,辅导员工作涵盖了学生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我刚留校那会,昌航校园文化的招牌就是“四季歌”——春之戏、夏之韵、秋之歌、冬之舞,礼堂的舞台虽然不大,却为学生们提供了无限的展现自我的平台。在03、04年级办那会,虽然新校区条件有限,但仍然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已然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主流内容。学术讲座、“三小”立项结题、课外科技学术竞赛、创新创业基地,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补融合,造就了昌航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累累硕果。
学生工作事无巨细,沉甸甸的都是责任。不记得多少次深夜送学生去医院,不记得多少次守候在手术室外,不记得多少次与学生促膝长谈,不记得多少次在学生宿舍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好像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只有胸怀爱,甘于奉献爱,让爱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和信任纷纷落在晨色里番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昌航有许许多多的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着学生,用自己极大的热忱关心、帮助学生岑碧青,不仅是在学业上、生活上,更多的是在思想上,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我想,这就是育人工作的价值。
一届届的学生如流水般地走过,而我却在这里扎下了根。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也愈新,我也一直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青春、阳光,经常接触朝气蓬勃的他们让我感觉自己还很年轻,人老心不老。感谢昌航,给予了我太多太多的收获和感动,我爱母校,祝愿它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口述人:江凡 整理人:谢凌雁
校史文化推广会宣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