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皮姐支付风暴-争夺现金贷遗产,网联大限将至,这类支付业务将被清除-汽车金融风云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9-04-15

画皮姐支付风暴|争夺现金贷遗产,网联大限将至,这类支付业务将被清除-汽车金融风云

画皮姐
近日,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了《2018年重点抽查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对支付行业检查的重点,包括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支付机构备付金管理、“二清”违规行为、“断直连”情况等几大方面。在此时间节点开展检查,也是“断直连”大限前的警钟。

到处都有博弈,可能是网联接入的进度不太让人满意,所以这次抽查的时间很巧妙。马上要到6月30日“断直连”大限,在此时开展检查其实也是在给市场一个很强烈的信号,带有警告的意味。
近期,“二清”机构跑路事件频发,监管层不仅不断更新着“二清”机构黑名单,而且通过此次大检查,对去年一年第三方支付的整治也可以进行一次验收。有关本次《指导意见》的重点抽查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项抽查内容:无证经营支付业务,重点抽查持证机构为无证机构违规提供支付服务。
第二项抽查内容:央行将重点抽查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抽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情况,以及多层单位银行账户的主账户和子账户开办情况。
第三项抽查内容:落实央行办公厅《关于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重点抽查支付机构和备付金银行是否按照规定比例,集中交存客户备付金。
第四项抽查内容:
1、关于收单机构商户管理,重点抽查商户是否利用APP实施“二清”;抽查小微商户管理,是否按要求审核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文件并设置信用卡收款金额上限等内容;
2、关于支付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重点抽查三者是否按照有关规定传输真实、完整有效的交易信息和支付指令;
3、关于代收业务管理,重点抽查授权与协议管理、代收业务范围和接口管理等内容;
4、关于支付业务系统接口管理,重点抽查接口用途管理、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断直连”等内容,重点抽查支付机构是否已经停止新增直连处理跨行清算的支付产品或服务、存量业务是否已经逐步迁移到合法的清算机构;
5、关于条码支付业务管理,重点抽查业务资质符合情况、跨行交易管理情况、限额管理情况等内容;
6、关于单标外币卡在境内的发行与使用。重点抽查是否仅限于境外消费等业务,银行、支付机构是否与境外机构通过合作方式变相使境外机构提前从事人民币的银行卡清算业务。
第五项抽查内容:银行、支付机构业务注销或暂停落实情况
第六项抽查内容:再支付清算系统的管理

现金贷一片狼藉之后,手握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似乎迎来了春天。此前陆续披露的信息显示,消费金融在去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招联消费金融与捷信去年的净利润都突破了十亿元,苏宁、华融与中邮消费金融则在去年扭亏为盈。
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与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消费金融牌照的稀缺性正在逐步体现,几家互联网巨头都对牌照展现了足够的意愿。而在小贷公司随监管政策逐渐退场之后,银行也正开始将零售业务逐渐下沉,争夺现金贷退潮后留下的遗产。
然而强监管不只是说说而已,7年时间,成立了2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22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北银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因存在违规行为,被央行、地方银监局处罚,7年累计罚款金额达1339万元。
2017年,消费金融机构的业绩呈爆发式增长,多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净利润增速超过10%,马上消费金融净利润较去年增长88倍成“黑马”。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银行系占据消费金融的大头,2016年、2017年,银行的住户消费性贷款分别新增6.1万亿、6.5万亿元,占当年新增银行贷款的48%。
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9.7%,对经济的贡献率从去年的58.8%提升近20个百分点,至77.8%。
消费金融作为其支撑之一,如何从粗放式放贷中转型,值得反思。目前,持牌、非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净利润增速逐渐下降,这与监管趋严、资金利率上升有关。与此同时,多家消金公司大幅核销不良贷款,加大不良拨备力度。
消费信贷占新增贷款半数
实际上,消费信贷已经连续两年占据银行新增贷款的半壁江山。
4月20日,央行公布《2018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16年、2017年,住户消费性贷款占当年新增银行贷款的48%。消费信贷投放节奏逐季增加,2017年四个季度,消费信贷投放占当季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38.86%、47.33%、52.63%、60.87%。不过,由于2018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新增近1万亿元,而在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新增为负,当季消费贷款占比降至28.57%。
消费信贷等零售金融是各家银行发力重点之一。
四大行中,工行2017年个人消费贷款增加87.63亿元,增长3.5%;建行新增个人消费贷款1176.13亿元,增幅156.74%,主要是“建行快贷”电子渠道个人自助贷款快速发展;农行个人消费贷款新增184.37亿元,增长15.5%,主要由于“网捷贷”、个人自助质押贷款等中短期线上消费贷款增长较快。
股份行中,招行消费贷款新增640.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57%;中信银行个人消费贷款新增528.1亿元,增幅39.4%。
一位农商行高管表示,该行近年来转型零售业务,和其他银行的区别主要在于以经营类贷款为主(包括非按揭、信用卡),这意味着收益率高于其他银行。从2017年前三个季度情况来看,超出预期。

“银行系”有先发优势
银行已经“攻占”消费金融领域。在22家获得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中,目前有19家以银行系为主导。
国有五大行中,仅中国银行于2010年申请了中银消费金融。其他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发起方或参股方以股份制银行和中小城商银行为主。
比如,兴业消费金融是兴业银行控股的一级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是招商银行与中国联通携手创办;北银消费金融由北京银行发起设立;包银消费金融由包商银行控股。
除了22家已开业运营的消费金融公司之外,近日来,不断有银行发布公告称,拟投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包括光大银行与中青旅投资的光大消费金融公司、江苏银行发起的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公司等。
银行系占据消费金融的大头,2016年、2017年,银行的住户消费性贷款分别新增6.1万亿、6.5万亿元,占当年新增银行贷款的48%。
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9.7%,对经济的贡献率从去年的58.8%提升近20个百分点,至77.8%。
消费金融作为其支撑之一,如何从粗放式放贷中转型,值得反思。目前,持牌、非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净利润增速逐渐下降,这与监管趋严、资金利率上升有关。与此同时,多家消金公司大幅核销不良贷款,加大不良拨备力度。
消费信贷占新增贷款半数
实际上,消费信贷已经连续两年占据银行新增贷款的半壁江山。
4月20日,央行公布《2018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16年、2017年,住户消费性贷款占当年新增银行贷款的48%。消费信贷投放节奏逐季增加,2017年四个季度,消费信贷投放占当季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38.86%、47.33%、52.63%、60.87%。不过,由于2018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新增近1万亿元,而在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新增为负,当季消费贷款占比降至28.57%。
消费信贷等零售金融是各家银行发力重点之一。四大行中,工行2017年个人消费贷款增加87.63亿元,增长3.5%;建行新增个人消费贷款1176.13亿元,增幅156.74%,主要是“建行快贷”电子渠道个人自助贷款快速发展;农行个人消费贷款新增184.37亿元,增长15.5%,主要由于“网捷贷”、个人自助质押贷款等中短期线上消费贷款增长较快。
股份行中,招行消费贷款新增640.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57%;中信银行个人消费贷款新增528.1亿元,增幅39.4%。
增资步伐加快
一方面是因违规接连被处罚,另一方面是面对消费金融市场这片“蓝海”,消费金融公司不断加快增资步伐。
根据中国邮储银行财务数据,截至2017年年末,中邮消费金融总资产为134.94亿元,实现净利润6775万元。3月16日,中邮消费金融完成20亿元增资,注册资本达30亿元。
招商银行年报披露,招联消费金融在2017年的净利润达到11.89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2.67倍;营业收入41.63亿元,同比增长171.60%。其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加至28.6亿元。
捷信消费金融则在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2.36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为10.22亿元,同比增长近10%。其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加至80亿元,成为目前注册资本最高的消费金融公司。
此外,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例如,苏宁消费金融2017年度营业收入为3.8亿元,增幅282.26%;净利润为2.17亿元,2016年则亏损1.89亿元。

一方面是现金贷一片狼藉,第三方支付大清查,金融整顿。另外一方面,银行系为主的消费金融机构凯歌高奏,红利当头。真是下得一手好棋!

恭喜发财
大吉大利
点我关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