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知晓:人活得精彩,全在境界 《人间词话》|-恒越读书
生活无趣,归根结底是少了懂美的心。
懂美的人,境界是不一样的。他对身边的人、眼前的事是深情的,精神天地也是广大的。
情深者,如沈复的《浮生六记》
至美者,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作,中国百年最具影响力的词话著作。凡欲掌握中国词精妙,必读此书。
人间大美,国维词话
你该知晓:人活得精彩,全在境界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数一数二的国学大家。
一生著述62种,批校典籍近200种陈莲笙,涉及戏曲、诗词、哲学、美学、史学、金石、考古、教育、翻译等众多领域。
他以短短64则笔记,开创性地梳理出中国词的美学,是“打开中国最美词话的金钥匙”。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
在他看来,生活是否精彩,全在人的境界、情怀和胸襟,并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书中收录王国维生前《人间词话》手定稿及删除稿、《人间词话未刊稿》《王国维年谱》,并附有“学词入门第一书”《白香词谱》。
初时迷惘探索,确定目标后执着前进、终得顿悟,写词、治学与做人是一样的道理。三句道出成功之法,引人深思。
▲书的封面以及附赠的水墨图,来自陈家泠名作《清荷》。
▲民国工笔画大师于非闇经典画作54幅作品。
有美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
品人生乐事、赏古典美意,当读《人间词话》。
潜移默化间,它们会影响我们对汉字、对诗词、对生活的审美。
读书笔记序
作文艺批评,一在能体会,二在能超脱。“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一
诗家所说的境界包括物境、情境和意境三境。王国维的境界是指“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文艺评论方面,论词的学说有很多种,比如神韵说、兴趣说等。神韵说强调字句间流溢出来的风神气韵,“专以冲和淡远为主”,突出“兴会俱到”“神到不可凑泊”。兴趣说在之前比较常见,以禅理论诗,推崇创作灵感带来的妙悟。王国维的境界说强调要“不隔”,艺术形象具体,较为明确,强调“思无疆”“意无穷”,并将之作为境界说之本。境界说不仅强调诗人的主观精神,还要兼顾周围物境,认为境界即是把诗人精神和描摹物境融为一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的高格是“高尚伟大之人格”与情、境相融合而来的,这样的结合自然就会有崇高的格调。二
①造境:是创作者通过想象、联想等虚构出的意境,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重于艺术虚构。②写境:是创作者对现实世界、现实生活的描写和再现,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带有一定的理想倾向。“造境”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运用,譬如屈原的《离骚》富于幻想色彩,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人间与天国、现实与梦境、过去与现在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的图景。再如李白的诗歌我爱苏大,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写境”多为现实主义诗人所运用,譬如杜甫、白居易、柳宗元、杜荀鹤、陆游等人的诗歌,多是对现实的描写。“造境”是诗人对现实的升华,是诗人在对现实世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北原里英,通过浪漫的手法描绘出来的艺术图景洋葱炒猪肝。“写境”是诗人对现实的忠实再现,在对现实的再现之中,往往又寄托了作者自身的理想和愿望。因为两者往往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王国维说“二者颇难分别”。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极品医生,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所描写的景物都带有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五
他认为写实和理想是辩证关系,没有绝对的写实,也没有绝对的理想。文学作品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艺术作品中的万物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联系、限制,在作品中得以完美地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切写实家也是理想家,因为在他们的笔下,万物已经超越了时空的制约。文学作品在超越自然的同时又要服从自然中的基本法则,否则作品凭空而来,就会让读者无从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切理想家又都是现实家,因为在他们的笔下,再奇特的想象也要符合自然规律。七
宋祁(998—1062),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子京。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因其《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人称“红杏尚书”。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河池高中吧。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官至尚书都官郎中,与柳永齐名。因其《行香子》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张三中”。后他自举平生所得意三词:《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归朝欢》中的“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剪牡丹》中的“柔柳摇凡仙引摇,坠轻絮无影”,都有一个“影”字,世称“张三影”。枝头红杏本来是视觉范围的,而“闹”则属于听觉的范围,巧妙运用通感的手法,将无声静止的画面写得生机勃勃、充满动态,浓郁的春色在喧闹的枝头被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通感 (Synaesthesia),修辞手法。 运用文章 《荷塘月色》、《琵琶行》。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具体运用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八
王国维认为境界有壮阔与幽微的区别,但不可以凭境界的壮阔与幽微来区分优劣,壮阔的境界有壮阔的美处,幽微的境界有幽微的美处。九
①严沧浪:严羽,字仪卿阿丽娅公主,一字丹邱,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南宋诗词评论家、诗人。一生未曾出仕,大半生隐居在家乡。与同族严参、严仁齐名,号“三严”。严羽最重要的成就在于诗歌理论,著有《沧浪诗话》,此书对后世影响极大。②阮亭: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暴走妈妈,清初杰出诗人。王士祯在诗歌理论上曾提出神韵说,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严羽的《沧浪诗话》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章,对诗的历史变革、风格流派、表现形式等问题做了系统的阐述。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提出了批评,同时严羽又借用禅宗的“顿悟”来解诗,认为作诗之道在于“妙悟”,追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十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怀有“济苍生”“安黎元”的志向,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杜甫评价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寿光一中,家家有之”,存诗九百余首,诗集有《李太白集》。费贞绫《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十一
张皋文:与恽敬共同开创阳湖派。以词著称,为常州词派创始人。张惠言使清词风格为之一变,影响直至清末。著有《茗柯文》《茗柯词》。温庭筠,西蜀花间词派的鼻祖卖血哥,也是当时作词最多,对后世长短句的发展影响极大的词人之一。“但笼袖凭几,每赋一咏,一吟而已”,故得“温八吟”之号。曾经“八叉手而成八韵”,又别称“温八叉”。也许是长相丑陋的原因,也有人称他为“温钟馗”。在晚唐的诗人中,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在晚唐的词家中,他填词最多,和著名的韦庄齐名。深美闳约:深,深厚。闳,宏大。约,含蓄。深美闳约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指温柔敦厚,符合诗理;另一个指寓意深刻,有寄托之意。十三
菡萏(hàn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十四
李煜的词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国破前所写,都是些表现宫闱生活和男女情爱的词,题材狭窄;另一类是国破后,亡国的痛苦再加上对昔日生活的追忆,在词里寄予了他自身的感情体悟,这类词作远超前期作品,被谓为“神品”。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豪迈情怀开创了以词抒情的先河。同时,一首《虞美人》虽造就了“千古词帝”,但也葬送了这个伟大的词人。据宋代王铚的《默记》记载,公元978年,李煜因写“故国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而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杀,时年四十一岁。《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本山号,双双金鹧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十五
《乌夜啼》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十六
赤子之心:出自《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李煜的词是他血和泪的凝聚,他的悲剧悄然改变了词的命运,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十七
阅世: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视身如传舍,阅世似东流。”指人经历的时世。以写实为主的属于客观作者,以抒情为主的属于主观作者。十八
尼采在《苏鲁支语录》中说:“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血写下的书。用血写:然后你将体会到,血便是精义。”十九
《花间集》,是最早的一部词集。《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二十
孟浩然: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勇士的信仰无敌版著有《孟浩然集》,为当时“秘府”所保存。二十一
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二十二
梅尧臣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和“苏梅”。梅尧臣注重诗歌的形象和意境,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要求诗写景形象,意于言外,被后人尊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有《宛陵先生集》六十卷,词存二首。二十六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①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②此第三境也。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铂莱雅,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一种境界是苦苦求索却不得途径的阶段,开始前的茫然无措、凭高望远孤独而寂寞,但仍信念坚定地不断寻觅和探索;第二种境界是求索过程中,为了伊人(即人生的目标)即使衣带渐宽、日益憔悴也在所不惜,坚忍而执着;第三种境界是苦觅不遇时不经意间偶然得之,其实这偶然一得的背后是不断地积累。二十八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赞他“有屈、宋之才”,王安石称他“有鲍、谢清新之致”。秦观的词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历来为人称赞。三十
王绩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以秋色残阳之景表达了作者的宁静淡泊三十四
“不学诗,无以言”三十九
《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四十四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凭着自己的忠肝义胆和一腔热血,他写出的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被称为“稼轩体”。词是学不来的,真正的词是从词人的心间流露出来的。四十五
《孟子·万章下》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柳下惠有“和圣”之称。柳下惠有“坐怀不乱”的高行,被认为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在《孟子·尽心下》中又将柳下惠与伯夷、伊尹、孔子并称为四大圣人。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四十六
王国维曾评价姜夔:“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五十一
《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血战西盘岛,故园无此声。五十二
纳兰性德的词正如王国维所言,初到中原,没有沾染注重格律、喜欢修饰、过度雕琢的习气,因此他的词能够保持自己心中的那份自然美。五十五
三百篇:指《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又分《大雅》《小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又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其中六篇为笙诗,只有标题。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五十六
阅世少则性清灵五十七
所谓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用典故,不用修饰性的文字就是讲究作品的“真”。“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六十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王国维曾这样评价纳兰性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六十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六十三
马致远(1250—约1321),字千里,晚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元代著名戏剧家、散曲家。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可谓是元曲中自然美的最完美代表,处处皆是写眼前之景,丝毫不见雕琢痕迹,然而却境界悠远,让人回味无穷,真乃自然天成之作。王国维说这首小令深得唐人绝句的妙境,可谓是入情入理。六十四
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史·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就是王国维所强调的“曲家不能为词小饰与洋子,犹词家之不能为诗”的道理幽兰操 韩愈。十三
王国维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二十八
郁伊惝恍,令人不能为怀四十
《卜算子》严蕊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是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南歌子
词兴于晚唐,最初是为不同乐曲所填写的歌词,故称为曲子词。词的创作必须配合曲子的韵律,每种曲调对歌词的段数、句数、字数、平仄都有不同的要求,这种固定的遣词造句的规范,就是“词牌”。在清代陈廷敬、王奕清等汇编的《钦定词谱》中,共收录了八百多个词牌,但词牌的总数还不止于此,可见词牌之浩繁。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只需了解几十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词牌,便能赏析大部分名词佳作。以下介绍的词牌,是在《全宋词》《宋词全集》等著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牌,基本涵盖了常见的词牌。在词作中,段落被称为“阕”或“片”,阕指音乐结束了,片是“遍”的简写死神汉克,就是唱完一遍的意思。只有一段的词,称为“单调”。有两段的词,称为“双调”陈一郎。第一段叫“上阕”或“上片”,第二段叫“下阕”或“下片”,双调是最常见的调式。有三段的词称为“三叠”,这是较为少见的形式。词是一种韵文,创作中必须押韵。诗人填词时,按照词牌的规则用韵:每个字的位置都规定了应该使用平声字还是仄声字,平声字分为阴平、阳平两种,因古代汉语的语音变迁,部分字在现代汉语中读音已发生了变化,但阴平基本上就是现代汉语拼音中的一声,阳平基本上就是现代汉语拼音中的二声;仄声字包括上声、去声、入声,上声基本上等同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三声,去声基本上等同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四声,入声依然保留在现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方言中,但在现代的标准普通话中,已没有了入声。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使用相同韵部的字,称为韵脚陈立青。不同词牌的用韵规则也不同,用不同的符号表示这些规则,能很快地识别用韵的要求:○表示必须使用平声字;●表示必须使用仄声字;⊙表示既可使用平声,也可使用仄声;△表示必须押平声韵;▲表示必须押仄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