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你的工资在古代够买房结婚吗?丨今日七夕-就爱山东
今天七夕,聊一个扎心的问题
【如今的恋爱你还谈的起吗勃锐精?】
小编先来给你算一笔账
过节礼物花费预计:500元/月
你知道其实每月都有情人节吗?
1月14日日记情人节
2月14日传统情人节
3月14日白色情人节
4月14日黑色情人节
……
就看你的女朋友要不要过了
除了这些
恋爱纪念日、周年纪念日、100天纪念日、她的生日
元旦、七夕、圣诞、劳动、国庆
甚至儿童节也想过~
我的个神啊 每个节日都是人民币啊!
再说说日常约会
日常约会基本花费预计:2000元/月
吃个饭,逛个街,宗一童看个电影,唱个歌
这都是正常花销,也是必不可少的
吃饭:1200(300一次,每月四次)
看电影:200(100一次,每月两次)
逛街买东西:400(200一次,每月两次)
打车路费:200(50一次,往返路程)
哎呀妈呀,一个月这就2000了呀!
再说说结婚
是否结婚,不仅看俩人有没有缘分,
(主要是有没有钱)
还跟其他很多外界因素有关:
比如:收入水平、户口、教育、
养老、职业发展、房价等等..
注:娶妻成本=房价+彩礼+车,房价=各城市平均房价*120;彩礼金额来自网络;车取平均值为10,工作时间=各城市娶妻成本/各城市的平均薪资/12
其中娶妻成本排名前3名的:
青岛:238万,33年。
济南:226万,32年。
烟台:107万,18年。
也就说,以济南为例,一个男性从24岁大学毕业,在不吃不喝没有任何花销的情况下,需要工作到56岁才能攒够“老婆本”(哦,除了“富二代”、“星二代”,小编羡慕不来....)
是不是感觉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
真想生活在古代啊啊啊!
等等~
你以为活在古代就解脱了吗?
(借一步说话)
你如果生活在古代
工资够谈恋爱买房的吗?
从古到今,买房都是中国人的人生大事。辛苦打拼一辈子,只有把钱变成砖头才踏实。当今的房价已然让我等望尘莫及,那古代呢?
假如我们穿越到古代,是不是就能像古画中的人儿那样,拥有良田几亩爱情避风港,美宅数间,享受人生?
其实以前的长安、洛阳、开封等大都市
房价一点都不比现在低。
古代有个形容人特别穷的词叫“家徒四壁”,也就是说家里什么都没有,但是房子还是有的(穷的只剩下房子了)。有房子了干嘛还要再买?
更何况古代特别推崇孝道,正常情况下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基本上都跟父母同住,几代同堂的也有很多。
所以不存在买房结婚这种说法,当然穷得连房子都没有的就不要着想结婚了。
回望历史,盛唐两宋晚明康乾房价都非常高,五胡乱华时的房子才是一文不值。要知道房地产的兴旺是盛世标配。
下面这几位古代的爱豆,为了房子也是超拼~
白居易
长安居,大不易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房地产热”,房价高企,住房短缺,城市同样经历着人口限流、限购调控等种种措施。
白居易29岁中进士,32岁参加工作。开始,白居易跑到长安东城的常乐里,租了已故宰相家的一个亭子,档次就和群租隔断间差不多。
后来,为了安置远道而来的母亲和弟弟,在陕西渭南县农村买下一处宅子(因为农村房价都很便宜)。
为了方便自己上班,他平日租房住常乐里,逢休息日骑马回渭南自己家住。
这就有点像现在在深圳工作的人,买不起深圳张墨丰,只好去临深的东莞惠州买,周末回去住住。
36岁时,白居易升了官,涨了工资结了婚,带着夫人、女儿和仆人继续租房。再后来,他屡次升官,直到50岁才在长安买下一所房子。
白居易还是很有买房意识的,从偏远农村的刚需宅子到后来市中心的房子,也算改善型置业了。
韩愈
辛勤三十载,以有此屋庐
除了白居易,韩愈在朝中最高做到吏部侍郎。晚年,他终于买了一套称心如意的房子之后,感慨万千,赋诗一首:“始我来京师,止携一卷书。辛勤三十载,以有此屋庐……”
吏部侍郎是唐朝“正四品上”级别。按照规定,这一级别的俸禄为 74.1万钱/年。为了这套房,用尽了三十年的工资和稿费,基本上和按揭30年差不多。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无奈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
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诗句中能看到他当时处境并不好,家人颠沛流离,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
他的年俸在米价暴涨时只能买一斗半,又没有别的收入,因此买房定然是买不起的。
后来,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杨宽生,也称“浣花草堂”,至此杜甫才有了栖身之处。
开发商窦乂
人称“窦半城”,可谓开发商首富
13岁时,他开始做小生意,卖鞋、种树、卖法烛(蜂窝煤)圻怎么读,赚到了第一桶金80万钱,为以后进军房地产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窦乂花三万文钱买下长安西市秤行南边的“十余亩坳下潜污之地”,想法子将这个地填平。
改造后的土地,商业价值增加,窦乂在填平的这块地皮上,建了20间门面房,租给波斯胡人做生意,每天坐地收银,日进房租几千钱。
这个地方也逐渐发展成为当地著名的“购物中心”,后来得名“窦家店”,成了繁华地块。
窦乂听说当朝太尉李晟喜欢打马球,于是斥资70万钱买下一块地,又花30万钱把这块地建成一片马球场,送给了李晟。李晟很高兴,从此跟窦乂结成死党,有求必应。
有这种靠山保驾护航,窦乂发得更快了,不到40岁就成了长安首富,人称“窦半城”。
唐朝的限购限售与房产税
京城的住宅=政治资源
拥有唐朝长安城的住宅,不仅是一件消费品,更是一项政治资源的象征,长安城的房地产,无论是供应还是购买,都处在严格的政府管控之下。
唐朝规定普通人家每3口人给一亩宅基地,“贱民”之家每5口人一亩,如果多占,“一亩笞十”。
同时还规定,一处房产或地产要出售,买卖双方谈妥还不行,还要征求所在地的邻居以及卖方族人的意见,“先已亲邻买卖”。
这种限购方式,一直到民国时期,报纸上还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启事:“某房某地已谈妥买卖,该业主的族人和邻居们如有异议,请速与购房人联系。”
唐朝收取的房产税叫间架税,以“间架”为标准。按照《资治通鉴》的解释,“间架”是指“每屋两架为间”,也就是并列的两个屋架之间的空间称为一间房。
“上屋”每年每间收2000钱,一般的“中屋”每年每间收1000钱,差一些的房子也就是所谓下屋每年每间收500钱。
这可是一间的税!对照下前面白居易韩愈的薪水可是不低啊。
宋代商业立国 开封临安住房供应紧张
宋朝有很清晰的产权制度,而且当时的房地产换手率极高:“贫富无定势小q书桌,田宅无定主。
财富、人口、房产的流动性成就了发达的两宋经济。为满足频繁的房地产交易,宋朝城市满大街都是房地产中介,叫做“庄宅牙人”。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化方兴未艾,人口流动频繁,宋人发迹后都会往大城市挤。
到了南宋咸淳年间,市区内人口密度甚至可能达到35000人/平方公里,居然超过了今天的伦敦、纽约、东京、北京等国际大都市的人口密度。
如此之高的城市人口密度,势必导致大城市的商品房供不应求,房屋的销售价与租赁价越推越高。
北宋前期,汴京的一套豪宅少说也要上万贯,一户普通人家的住房,叫价1300贯;而到了北宋末年,京师豪宅的价格更是狂涨至数十万贯。
以购买力折算成人民币,少说也得5000万元以上。由于首都房价太高,很多人只能沦为租房一族。
欧阳修
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
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
欧阳修25岁从政,历任很多要职,当过好几任知州,相当于现在正市级,还是只能在开封租房子住,而且房子非常简陋。
这种窘迫的居住状态,一直持续到他42岁那年在阜阳买房置地才告结束,算了算,从江西老家进入开封府工作,也算是“开漂”,但始终没买上房子。
苏辙
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
欲趁闲年就新宅,不辞暑月卧斜阳。
苏辙,为官几十年,当过御史中丞,大半辈子都买不起房子,曾作诗说“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
他的朋友李廌乔迁新宅,苏辙写诗相贺,同时也表达了他的“羡慕嫉妒恨”:“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
儿孙期我八十年,宅成可作十年客。人寿八十知已难,从今未死且磐桓。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
直到晚年,苏辙才在二线城市许州盖了三间新房,喜难自禁,又写了一首诗:“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
欲趁闲年就新宅,不辞暑月卧斜阳爱在公元前。”和现在去环上海周边城市买房差不多了。
苏轼
步至其第,嗟悯久之
26岁正式成为一名公务员,月俸4500钱,他后来当上了水部员外郎,在京师开封为官多年,级别也不低,相当于副市级吧。
愣是买不起房子,儿子要结婚,却只能借一位好友的房子办喜事。
直到50岁那年从弟弟苏辙那里借了三千贯才在江苏常州买了首套房,前后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比欧阳修还惨。在那个时代,连宰相都要租房子。
岳飞
两千亩地五百间房
岳飞的一生很短暂,就是不停地打仗。岳飞不光打仗,他还买房。
现有文献显示,为了安置家属,岳飞在九江置办了2300多亩田地,还买了498间房,以及5所水磨。
户部的报告里写得分明:岳飞家向外出租的不动产,共有151间房、1400多亩地以及两所水磨。
可以想见,当岳飞及其义子岳云在外杀敌立功、驰骋战场的时候,是无须担心家人的生活的。
岳飞胜仗打得多,朝廷赏赐多新香港奇案,这些赏赐都换成了田宅,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些不动产在,朝廷对他也放心一些。
租房需求旺盛
租赁市场火爆
由于租房需求旺盛,宋朝城市的租赁市场一直很火爆,要是在宋朝大城市拥有一套像样的房产出租,基本上就衣食无忧了陈启礼。
司马光做过一个估算:“十口之家,岁收百石毕节一中,足供口食;月掠房钱十五贯,足供日用。半面王爷翘家妃”因此,宋朝的有钱人家,几乎都热衷于投资房地产。
很多官员经营房产,月租是月俸的几倍不止。宋朝朝廷眼看着房地产市场如此有利可图,也积极投身进去,在都城与各州设立“店宅务”,专门经营官地与公屋的租赁。
宋政府的房市调控
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
同样,房产不是单纯的消费品,宋政府也不敢放任房价一再飙升。
朝廷申明一条禁约:不准中央及地方官员购买政府出让的公屋。后又出台“第二套房限购:现任高官除了正在居住的房产之外,禁止在京师购置第二套房。
由于“租房族”数目庞大,宋政府将房市调控的重点放在房屋租赁价格上,时常发布法令蠲免或减免房租。宋政府也会要求私人出租的房屋与公屋一起减免租金。
明朝的廉租房制度
政府包办,有庞大的廉租房供应
整个明代,除了晚明的江南,房产比较贵之外,其他时期和城市房价都不贵。
原因是朱明一朝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京城北京,除了来做官的和承接政府工程的工匠,哪里可以随便进的来。
明朝北京城的住房基本上都是政府包办,有庞大的廉租房供应。
居民每三个月交一回房租。大房、中房、小房租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小房租金最便宜,当时轿夫的月薪都能住得起情牵日月星。
所以明朝北京的房产交易一直不活跃,价格也不高。
满汉分居,形成两种房屋产权制度
明亡后,清兵入关对社会财富进行重新分配,体制内的满人住内城,享有朝廷分配的内城住房。
体制外的汉人住外城,无权享受政府分配的住房,只有靠市场机制调节。
这种满汉分居,形成了两种房屋产权制度,满清的房产制度也形成了计划和市场两种制度并存的格局。
满清建政之初,分配给旗人的宅子都是国家所有,旗人只有居住权没有所有权。但只要没有因犯罪而被收回,子孙均可居住,这就事实上改变了房屋的所有权。
到了康熙朝,政府开始允许内城旗人之间进行房屋的买卖。这说明政府默认了房屋所有权的改变。
从雍正起,政府新建房屋由官兵购买或者租住,从获得房屋的旗人薪水中“扣奉”用于后续的“盖房之资”。这是典型的公积金制度。
“雍正改革”使得政府分配房屋,变成了政府经营房屋,同时也促进了房地产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然而在完全实施市场经济的外城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却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
住在内城的居民被迁出,导致外城居住需求量猛增,市场供不应求,一涨就是几倍。
房价和盛世正相关,高房价代表了经济发达信用度高,也代表私权保护流动性好。
再说了,高房价这辛酸的苦痛,已经是一场贯穿千年的持续阵痛,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都这么苦逼,你我还能有什么不服的呢?
两千年前娶个媳妇儿,要做好这六步
随着年龄的增长,
周围朋友们不断脱单,
逐渐步入了“高婚期”。
当然结个婚也没那么容易,
返回到两千年前,
娶个媳妇儿可不那么容易,
在媒妁之言齐备的前提下,
起码还得做好六步。
中国比较早的汉族传统婚礼仪式见于西周古籍《礼记》的明确记载:
“昏(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步就是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的传统习俗。
那这六步到底怎么做呢?
Part1
纳采
,是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
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备礼前去求婚,
当时通常礼物用“雁”。
“纳采者,谓采择之礼,故昏礼下达,纳采用雁也。”(《礼记昏义》)
其实古人在婚礼的关键步骤用雁做礼物,有着深刻的含义:
其一是守信义,雁为候鸟,秋去春来,从不失信,用雁作纳采之礼,充分表达重承诺不失信;
其二是守秩序,雁行有序,从不僭越,雁飞行时老状居前、幼弱在后,用雁作礼,表达行止有序;
其三是守忠贞,雁表忠贞,从一而终,象征爱情忠贞不渝、家庭团结稳定。
古人的礼物绝对高大上,
可当时万一猎不到雁,
或者买不到雁,
那你可就惨了,媳妇儿都讨不到~
Part2
问名
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询问女方的姓氏和生辰八字。这个环节主要是男方问女方的名,
因为前面纳采的时候男方的名已经事先通报过了。
问名主要是两个目的:
其一是确定女子姓氏,进而不免同姓近亲结婚,以合乎“同姓不婚”的原则;
其二是确定女子的生辰八字,为之后的占卜做好基础,占卜两个人的婚姻是否适宜。
Part3
纳吉
是男方将问名中获取的女子名字和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如卜得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决定缔结婚姻,仍用雁为礼,女家以礼相待。
“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蛇妖世界。”
当时占卜可是技术活,富贵人家通常请专业人士用专业手法求取吉兆。
Part4
纳征
也称纳币或“纳成”,
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下聘礼,
是男方家将聘礼送给女方家,
女方适当回礼,
这是订婚的重头戏。
“纳征者,纳聘财也。
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野蛮控卫。”
至于纳征(聘礼)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男方的家产情况,也取决于女方的尊贵与贫富程度。
除了皇室聘礼有确定的品类或数量以外,一般老百姓的聘礼可谓多种多样,历代聘礼各有特点。
而聘礼嫁妆带来的经济基础也决定了新婚夫妇新婚早期的生活水平。从法律意义讲,
纳征意味着订婚阶段的结束,是婚姻成立的主要标志之一。
Part5
请期
俗称“送日头”或称“提日”。是男方家通过卜问神灵,确定了娶亲的黄道吉日后,写定红笺派媒人携往女家,和女方家商量迎娶的日期。
经女方家复书同意,男家并以礼书、礼烛、礼炮等送女家,女家即以礼饼分赠亲朋,
告诉出嫁日期。
男方要请阴阳或算命先生依据男女双方的属相、生辰进行推算,决定迎娶吉日。
Part6
亲迎
俗称“迎亲”。是新郎亲往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
通常是男家将婚期通知女家后,到成婚日,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也有由男家派遣迎亲队伍迎娶,新郎在家等候的。
据记载天子纳妃“夏亲迎于庭,殷于堂。周制限男女之岁定婚姻之时,亲迎于户。”
周代仪式隆重而繁杂,
且多在晚上迎亲。
唐代迎新妇,以粟三升填臼,
用席一张盖井,果三斤塞窗,
箭三支置户上。
新娘上车,新郎骑马绕车三匝。
新妇入门,舅姑以下皆从便门出,
再从正门入,新妇入门,
先拜猪栏,灶头,
再夫妇并拜或共同结镜钮。
发展到宋代,仪式更加繁复,
有挂帐,催妆,起担子,
撒谷豆,踏席,跨鞍,牵红,
坐富贵,撒帐,饮交杯酒等环节。
生在古代,结婚可不是小事,起码得走完上面六步,过完“六礼”。
六礼的明确记载起始于奴隶社会的西周,随后历朝历代几经变迁,但基本上都没有脱离六礼的范围。
唐朝、明朝甚至还写进了法律,在唐律和大明律中都有结婚六礼的规定,婚姻双方都不能随便更改。
一句话,结婚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看了上面的过程,
广大男同胞是不是幸福感爆棚,
庆幸生在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