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婆变身记你见过黑蜡烛吗? 给你的信——-曼殊言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9-12-16

你见过黑蜡烛吗? 给你的信——-曼殊言


漂洋过海来看你
每周六晚十点、与你相约点击上方蓝标可关注我们
◆◆◆
背景音乐:
Robert J. P. Oberg - Foolish Little Secrets
Brambles - Unsayable
点击上方小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嘉怡诵读音频
NEW



Hey,亲爱的你
欢迎来到曼殊言,这里是漂洋过海来看你,我是嘉怡,在西班牙向你问好,今天的你,过得好吗?
中国的秋天就快要来了,西班牙的仲夏却还未远去洪欣格。不知道你是不是跟嘉怡一样,经常从朋友圈里看到有人转发的笑话,其中一些就是非洲人因为中国太热而中暑,或者非洲人喊着要回国避暑。于是大家纷纷转发聊做一笑,用来表明中国真的是太热了。可是,这笑话的背后,你是否去了解过真实的非洲?你是否知道,非洲有些国家气温常年都在24度左右?你是否知道,非洲除了黑色人种,还有白色人种的阿拉伯人以及黄色人种的马达加斯加人?你是否听过“穷游欧洲富游非洲”的说法?
这周的信,灵感来源于近日与一位好友的交谈,我们的谈话内容围绕种族歧视展开,接着,嘉怡想到了很久之前读过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做《一位非洲籍英文老师在中国》,于是这周,嘉怡将这篇文章拿来与你一起分享。文章最初由Denis发布在《非洲时代》,原文为英文,以下内容为嘉怡编译整理。
多年前,当我初次抵达中国的时候,我被这里存在的偏见深深震惊了。所有的网络招聘广告上都写着“只要白人,不要非洲人,你必须是一个本土的美国人或者英国人。”来这里之前,我已经做了5年的英文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可这还是第一次,我感到自己像是一条离开了水的鱼,不知道如何生存下去。
我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我想回去,因为我感觉自己在这里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母亲为我的遭遇感到难过和担忧,可是父亲的表现却相反,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在电话里对我说:“儿子,如果你走进了黑暗中,不要逃离,点起一根蜡烛。”
那时候我在广州布希鞋 ,一个月的旅游签证到期了,当初承诺会给我工作并且办理长期签证的中介欺骗了我。而房东告诉我,要么离开要么继续交租。我的感觉糟透了。终于,我靠自己的能力,在西安的一个小村庄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我的室友叫做Tony,是一个来自菲律宾的英文老师。学生们很喜欢我,很快招生人数就翻倍了。就在此时,不幸的消息降临了,学校领导要求我们对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撒谎,Tony要说自己来自新西兰,而我应该说我来自纽约。事实上,在跟我们谈话之前,学校领导已经对家长们说谎了,他告诉我们这些,只是为了让谎言看起来更真实一点。

慢慢地,学生们开始想要了解我们各自的国家,可是Tony对于新西兰一无所知,我对于纽约也是一样。我们就这样试着掩盖了一段时间,6个月以后,我决定辞职。Tony继续留在那里,我并没有把真相告诉学生,是为了避免给学校还有我的同事带来麻烦。当我给学校领导交上辞职信以后,他很生气,说以我的心态或者观念,我将很难在中国找到工作。Tony也给了我相似的劝告,他说我可以在中国任何一个小城市找工作,但是要排除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些大都市。
其实,在我离开西安之前,我给父母打了电话,母亲完全欢迎我回家,但是父亲却不赞成,虽然,在我的内心深处,我的确想回家,但是我也想在最糟的情况到来之前再努力一把。当火车在北京的站台停下来的时候,我的确被深深吸引了。北京的喧闹和忙碌,北京的夜晚和黄昏,以及种种都打动了我。
每天,我都在家旁边的咖啡厅发布线上求职广告,每天,我都会接到来自各个学校的电话,但是第一个问题都是“你来自哪里?”这样的提问让我变得越来越沮丧和愤怒,事实上,在我的第一份简历上,听从了朋友的建议,我故意隐去了自己的国籍,但是现在,我决定重新修改简历。在新的简历里,我用加粗字体写到:“我不是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我来自喀麦隆——非洲。我是一个训练有素的英文教师,只要给我一次在讲台上的机会共享卫士,你就会看到我能做些什么。”4天过去了,没有一个电话打来,我确定是因为我新加进去的那一段话,我都已经准备好要离开了。促使我多停留了一段时间的原因是,我想去一趟天安门广场,因为我已经很多次听说过它,我也想带一些照片回去给我的哥哥。
一天早上,我接到了一个加拿大人Chris打来的电话,他负责“爱华外语学院”的招聘工作,我的简历打动了他,在40分钟的试讲课堂上,我教孩子们唱英文儿歌,他们雇佣了我,在暑期夏令营结束的时候,他们要求我签一个全职合同,我拒绝了,因为我依旧在在接到更多招聘电话,我拒绝了其中一些兼职的工作。
Gary Young Allen,他是KISB英语教学的老师,他在很多网站发现了我的简历,于是打电话给我,我通过了面试然后得到了一份工作,是在一所韩国国际学校做英文老师,我是第一个被录用的非洲籍老师。
当我第一天在学校礼堂被正式介绍给学生们的时候,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强忍着没让它流出来,鼓起勇气向学生们挥手致意。起初,他们只是雇佣我做兼职教师,一个学期以后,他们跟我签署了全职合同。学生们很快就喜欢上了我,我承担起学校宣传的工作,报纸编辑,话剧排练和表演等内容,都开始由我负责。这一切都给学校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繁峙天气预报,不久,另一个非洲人被雇佣,在我写着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有5个非洲人在那所学校教书奇法大陆,他们分别来自津巴布韦、肯尼亚、尼日利亚和赤道几内亚。在KISB学校,我有非常多的记忆,但是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位来自喀麦隆的兄弟。
当我在学校工作的第二年,我被任命为Gary的助手,协助他进行招聘教师的工作,我们浏览简历,进行面试安东尼梅森,培训新教师等等。一个繁忙的早上,Gary告诉我有一个新老师要来面试,他毕业于南非英属大学(此翻译恐有出入)安立奎,Gary已经对他进行了初试,他今天是过来进行复试,他抵达的时候,Gary去找学校主管了,让我先进去接待他。(出于隐私考虑我不能在这里说他的名字)当我们彼此介绍的时候,我发现他也来自喀麦隆。
一开始,他看起来有点尴尬,之后他告诉了我真相。他说自己毕业于喀麦隆大学,他在网络上购买了一个假的毕业证书,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希望得到更多面试机会。我们彼此干瞪眼站着,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办。压力最大的人是我,我应该为他保守秘密呢?还是告诉Gary事实?后来,我告诉他,我是作为喀麦隆人被聘用的,因为学校信任我,我承诺不会告诉学校他的秘密,但是同样,在面试中我也不会在场。他必须自己搞定自己的事情,陈凯师 面试开始的时候我离开了,最后他并没有被雇佣,但是这件事让我的感受非常复杂。

为什么打着名校幌子的假教师证和假文凭横行于世,且价格低廉,生意兴隆?这是因为招聘人员不看他们的能力,却只看他们的学校和国籍。
为什么在中国持有过期护照的非洲人比比皆是?因为一个非洲人如果想要续居留,不管是中介还是移民机构,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很糟糕的情况。反观之,在非洲,很多国家的公民却可以自由出入。
如果一个非洲人和中国女孩约会。在谈话中,他必须强调,你知道我是非洲人,但是我在伦敦,纽约,或者加拿大长大,那么他就可以被作为考虑对象。可是,如果只是在网络简单地写道“我是一个美国人”,那么,女孩的电话号码和照片他很快都会有微纪元。(对不起,我无意冒犯中国的女生,我自己也有一个中国女朋友,巫婆变身记他很爱我,也很喜欢非洲。但是我说的这些也是事实。)
这里有一个笑话,来自我一位南非朋友的真实经历。一次她在课堂上介绍她自己,但是她的一个学生问她“如果你来自南非,为什么你是白人?”先不要着急说这是无知,要知道,这是中国父母给孩子们灌输的知识(好像非洲就只有黑色人种)。我和我的朋友们共同启动了一个项目,在一个名为非洲桥(Bridgeafrik.com)的网站上,你们会看到非洲的另一面,那是你在电视上看不到的。
回到我的故事,我离开那所韩国国际学校,是为了寻找下一个带有偏见的城市——上海,这是我现在工作的地方,你猜我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教商务英语的学生,我已经开始了我的在线课程,叫做我的每日英语,老师都是跟我一样,虽然不是来自英语本土国家,但是却拥有着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目前学生人数正在不断增长。我在中国最好的朋友是我的学生,在中国最大的偏见持有者是招聘人员,他们影响着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
所以我亲爱的中国朋友,偏见是一种邪恶的存在。
想象一下,所有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以及所有居住在非洲的中国人。在我的国家喀麦隆就居住了7000多中国人,我们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并且有响彻人心的口号,可是我们的行为方式呢:是冰冷的目光,是出言不逊和嘲笑。
在中国,白皮肤的外国人被叫做“外国人”,可是黑皮肤的外国人就被叫做“黑人”,人们用称呼提醒着你的肤色,又用肤色来提醒你是一个外来人,这种感觉很痛。想象一下,如果其他人也称呼中国人为“黄人”,你的感觉会是什么?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其他国家,公车或者火车上,明明周围挤满了人,可是你旁边的座位却一直空着。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公园散步,一个小孩子看到你,只是说了一句“你好”,就被她的妈妈一把拉走,甚至对孩子说“你怎么可以靠近他…”。
想象一下,你只是在街上走着,每当你靠近人群的时候,就有人对别人说“看,看宝物网,看一下”或者用胳膊肘提醒他的同伴,看是什么样的人正在过来。
想象一下,你学生的父母对别人说“我女儿的老师是个黑人,但是教的很好剿匪英雄。”
想象一下,所有的网络广告都出现那些伤人的句子“我们不为非洲人办理签证”。“我们不聘请非洲老师”。“我不想要非洲男友”。
我可以继续沉默的活着,就像是我的一些朋友说的一样“这是中国,你不能改变他,如果你不开心,可以回到你的国家。”不,我是一个老师,我是一个教育者。教育者的责任就是消除社会的思想问题,并且为社会树立典范。
所以,我亲爱的非洲兄弟姐妹们石田翠,如果你遇到了黑暗,不要跑开,请点起一根蜡烛!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陈朕冰,时间所限,嘉怡最后只想问几个问题:我们真的了解别人,也了解自己吗?我们是否能够勇敢的承认,自己从不曾对他人有过偏见和歧视?如果不敢,不妨让我们一起思考,背后的原因到底在哪里?我们又是否有勇气去改变自己?
一个人愿意等待,一个人才愿意出现,我是嘉怡,我在西班牙等你,下个周六,我们在曼殊言,不见不散。
嘉怡
2017年8月5日,马德里
(备注:文章相比原文略有删减,原文请复制以下链接在网络查看:
http://mp.weixin.qq.com/s/AbUxY57yaNeKhh907WNRmQ)
人生就是一段旅途我们陪你同行
作者简介
嘉怡:前北漂,前财经记者,现居西班牙。北方女子的身,南方女子的心。读书,写字,观察生活,是我的存在方式。如果我对生活的些许理解和感悟,恰好与你的成长不谋而合。我心,便不觉孤单,也愿你,因我的文字而感到温暖。

曼殊言




◆◆◆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
也别忘了来支持“曼殊言”哦!
欢迎大家来投稿!
所有文章皆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
投稿邮箱:870202983@qq.com
联系方式:13811278943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