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票房传真技术传入中国考——兼述其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传播思想史研究会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8-08-10

传真技术传入中国考——兼述其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传播思想史研究会
本期我们为大家推荐王明亮老师的《传真技术传入中国考——兼述其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
王明亮,郑艳东山东莒县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因网名“村知书王富贵”,师友朋辈多昵称“支书”或“富贵”,本名不显于江湖。
摘要
传播科技的每一次突破性的进展,通常都伴随着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诞生,或导致传播水平的相应提高和传播观念的相应变革。20世纪20年代传真技术传入中国,因其在信息的传输和表现形态上相较传统的莫尔斯电码电报一目了然、无须转译,而赢得了当局的注意和重视。在政府的推动和鼓励下,传真电报很快被用于新闻传播事业。尽管这种使用还不是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常态行为,但是却孕育着搅动传统新闻传播形态和格局的巨大能量。
关键词
传真技术,真迹电报,电传照相,摄影电报,无线电传真,新闻事业
“媒
介即讯息”是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名言,即信息总要以最适合其播出或者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受众。1838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机,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莫尔斯电报只能发送文字,它不能解决图片或相片的远距离快速传递问题。文字并不是信息的全部载体,图片或相片的在场感、真实感和形象感,使其成为报纸在采编竞争层面上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电报发明后,科学家们开始考虑,能不能直接发送照片和图片。从19世纪40年代起王平夷,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现代传真技术才渐趋成熟,并开始实际运用。对于这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如何传入中国的,又是怎样影响或改变了中国的新闻传播形态,相关研究仍付缺如,这也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
传真技术传入中国
最先传入中国的是法国人柏兰制式传真机。1907年11月8日,柏兰历经三年研制成功相片传真机。1914年法国的一家报纸刊首次登了柏兰传真机传送的新闻照片。1922年《东方杂志》第19卷第11期即有一篇署名K.Z的文章介绍了柏兰的传真术,并详述了其工作原理,并配有一副美国总统哈定在安那波里演说的照片,此照片是用柏兰式无线传真机传到巴黎的(K.Z,1922:72-74)。
图为柏兰及柏兰传真机
在传真技术传入中国前,已经有中国人接触到传真技术并详加考察甚至亲身发送过传真了。这项技术的最早接触者是一批留学欧美学习机电和电气的留学生。目前有资料可考的最早接触传真技术的中国人是留法学生黄涓生锦城四少。在留法期间他应“里昂电书实验所”主人之招待,与在巴黎华法教育会任职的何鲁之实现通报,时约在1922至1923年间(黄涓生,1924:91-96)。因为这一偶然机缘,黄涓生和何鲁之得以成为最早的两个收发传真电报的中国人。稍晚一些,在大洋彼岸,留美学生孔祥鹅通过另一渠道也接触到了传真机逆战票房。他于1924年秋入普渡大学学习电气,毕业后在西屋电气公司实习,期间对传真机的工学原理和工作方法有过细致专业的考察。1926年前后,他在美国撰写完成了《电传相与电传影》一书,曾计划在国内印行,这是国人写成的第一本介绍传真技术的专门著述(孔祥鹅,1926:65-69;孔祥鹅罗海灵,1928:378-404)。1928年,曾留美学习电学的毋本敏也完成了《电传照相与电视学》一书。
传真技术最终传入中国跟一个叫夏炎的人密不可分。1925年9月1日至10月29日就是要香恋,一战后第一次国际电报会议在法国巴黎开会,北洋政府交通部派夏炎、彭欲义等七人出席会议。柏兰在会上向各国电报专家展示了其潜心十余年发明成功的最新式传真机。夏炎以中国电报专员身份,得以亲自试验该机效果。他成功将一手写电报发送到1700启罗米达(约合680公里)外的法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彭欲义处,并很快收到了后者传真回来的回信。思维敏锐的夏炎马上意识到,用该机发送汉字电报可以省却莫尔斯电码收发两阶段译码、解码时间,并可减少电码差错带来的不能正确解读电文的问题,因此认定“此项发明,与中国电报事业之改革进行极为密切。”(夏炎,1926a)。会议期间夏炎在会议组织方安排下,参观了柏兰设在巴黎的传真机制造工厂床虱,并请“厂主(柏兰)为短期之练习”(夏炎,1926b:55)。会后夏炎在英、法、瑞典、挪威等国各大电讯厂学习电传字迹方法。柏兰作为一个商人,也从夏炎等人的兴趣目光中,看到了商机,他适时向夏炎推销说“此机之发明,将使中华文字,增其国际间之声价眼圈熊。”(夏炎,1926a)夏炎学习结业回国前,柏兰又借给夏炎他发明的传真机6部,并派一名叫古尔的工程师携带详尽的说明、图纸等随同夏炎来华作演示,并告诉夏炎“会当专行来华,与中国人士相见。”(夏炎,1926a)夏炎回国后在交通部法国籍邮政总办铁士兰(H.P.Destelan)的协助下,在北京和天津邮政总局内开始试验。1926年4月架设成功,发出的第一封传真电报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手迹及肖像一张 1。这成为国内报刊上第一次刊发传真照片2。
(图为彭欲义的信)
1926年秋,应北洋政府当局邀请,柏兰到达奉系军阀控制下的北京。他于10月16日中法大学成立7周年之际在该校演讲该机的工作原理,引起轰动。两天后(18日)贝兰作了第一次公开传真演示。
当时离子接地极,奉系军阀张作霖执掌北京政府,夏炎带回国的六部机器,由东北无线电监督署全部收买,除已安设京津两部外,剩余四部分别安设奉天(今沈阳)、哈尔滨、长春、葫芦岛。7月1日奉天与北京、天津间利用电话线路开办传真电报业务,前10日试营业一律免费,7月11日起正式营业,不限字数一律收费1.5元。7月10 日,哈尔滨至奉天间正式开办传真业务盲流感。同月,《申报》驻北京记者秦墨哂收到了奉天方面用无线电传真传来的手写电文两张及反应法国贝农地区战时被毁及战后重建情形的相片两张。后来秦墨哂将这4帧传照片寄回上海,发表在同月21日《申报》第6版。1927年7月1日北京天津间传真电报开始通信,8月20日《大公报》记者何心冷、曹谷冰亲往采访,将两封传真发送到该报驻京通信部许萱伯处(何心冷,1927:17-19)。9月,哈尔滨与天津间也开始通信换偶记。1927年9月1日,天津专门成立了“摄影电报局”,夏炎任局长,开始收发与北京、奉天、哈尔滨之间的传真电报。夏炎还主张对于报馆拍发新闻电应援引交通部一般新闻电报的优待办法予以优待,并为此专门和柏兰公司进行磋商 (夏炎,1927:30-31)。稍后不久北京站亦成立,可收发无线电传真,附设在户部街邮政总局内,报费是按格计算,每格可容几十个字,只收费一元五角。为优待新闻界起见,从11月16日起,另规定新闻报费水团花,计第一格,费洋一元,第二格,收洋八角,第三格,收洋六角,第四格,收洋四角(世界日报,1927年11月15日)。传真电报业务开办后,为了规范行业标准,北洋政府交通部饬令邮局与镇威将军公署顾问吴梯青拟定了《摄影电报暂行章程》16条。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关传真业务办理方面的规章。
(图为何心冷、曹谷冰发送到大公报驻京通信部许萱伯处的两封电报)
(图为辽宁国际电台摄影电报台)
(图为张宣及其信件)
但是上述传真线路,试办以后用者甚少,经济上难以维持,不久即停办了。以奉天与哈尔滨间为例,到1927年底仅发送传真116份,投送88份,于是哈奉间传真业务不得不于1928年7月下旬停办(张心澂,1931:477)。据1931年出版的《天津志略》记载,津局的收入“每月收费甚少”,而开支则除开修理费每月五百元,入不敷出。大多数传真业务到1928年7月下旬停办,北京摄影电报站到1931年7月也由北平邮务管理局准予裁撤(世界日报,1931年7月25日)。
南京国民政府的无线电传真计划
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逐步建立起一套以中央社、《中央日报》、中央广播电台为三大支柱,以中宣部各地直辖党报、电台和各级党部直辖党报、电台为辅的党营新闻事业网。北伐以后各地新办报纸中,党报即占十之六七(方汉奇,1996:358-360)。为了达到“即便发施政令,又利宣扬主义”的目的,国民党需要“把首都所在地的消息,在同一天传送到全国各地,……否则本党政治就无法推进。”(高仲芹,1969:72)国民党要实现雄心勃勃的全国新闻事业网计划,达到如臂使手、如手使指的指挥和统制效果,就不能不注意电信通讯事业的发展。传真技术的成熟和传入中国鑫威评测网,恰好契合了这样一个时机。
国民政府交通部因鉴于“我国文字繁多,拍发电报须经翻译,手续琐屑,易滋错误,殊为不便,欧美现有传真电报之发明,能将文字相片真迹,直接传寄电报,真意立可了然,无须转译,于我国最为适宜”(申报,1929年5月17日),乃函约法商长途电话公司(柏兰公司)及德国西门子公司,将所经理之传真电机装运来华,试验通讯。1929年5月16日法商长途电话公司借沪宁间电话线进行了首次传输试验,试验结果“甚美满”、“颇得嘉许”。为了鼓励报界使用这一新的信息传输手段,自1930年3月1日起,交通部又令嘱沪宁两地电报局实行收发新闻电,先行试办三月。在此试办期内每一电报(即一格,可写50字左右)收费一元(中央日报,1930年2月27日)。正式营业后,因摄影电报取价极廉(每格价格仅一元五角,可写60字,每字只费二分五厘,较之有线电费,只及四分之一),传递尤速(收发时间只须四五分钟),且无译码之烦,亦无错误之弊,故拍电者极多。(中央日报,1930年1月31日)
南京国民政府并不满足于有线电传输。因为柏兰的传真技术与德美制式相比,尚未采用真空管光电池,仍属于旧式传真技术,在传输效果上要逊于后两者,且手续繁琐,需要依靠电话线路。而当时中国的有线电话线路为数极少,仅在少数大城市之间,大规模普及起来有难度。而德国无线电制式则无需铺设线路,投资成本小,传输距离远,这种传输效果上的劣势,对于政治根基未牢、财政状况捉襟见肘的国民政府而言,只要不影响识别藤三七,都是可以忽略的。1929年底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在德国西门子公司订购一台西门子无线电传真收报机,拟在南京柏林间实行传真通电。次年6月26日试验收报成功,南京《中央日报》于次日刊登了此副传真照片(中央日报,1930-06-27)。这也成为中国报纸上发表的第一张国际传真照片3。这次无线电传真试验也成为远东第一次。中德实现无线电传真交通后,西门子公司派员每日下午五时收电一次,均为德国时事要闻。中德间实现无线电传真通报以后,在经历了最初的新鲜感之后,公众对其兴趣降低,消费趋于理性,新闻界也没有原来预想的那样会大量利用此最新技术传发国际新闻。没有了市场预期和经济效益的刺激,早产的中国无线电传真计划最终草草收场。在1931年到1936年这五年间,报纸上很难见到有关无线电传真建设和应用的消息。
(中央日报,1930-06-27)
无线电传真照片在柏林奥运会报道中大放异彩
1936年8月1日到16日德国柏林承办了二战前规模最大的一次奥运会。中国派出了一个总共200多人的体育代表团,其中运动员、教练员140多人,是中国参与奥运会以来派出规模最大的一次。国人寄予厚望,希望有所斩获。此事成为国内报纸竞逐的国际新闻报道的热门题材,全国主要大报《申报》、《大公报》、《益世报》、《中央日报》等竞相出版奥运特刊,图片报道争奇斗艳。为了报道这次世界性的体育赛事,中国有6家媒体派出了记者随团采访,分别是中央社冯有真、《中央日报》储安平、国际新闻摄影社社长罗谷荪、《时事新报》特派记者毛以信、香港《中兴日报》一位吕姓记者、天津《益世报》一位署名“静远”的通信记者。
当时全国性大报《大公报》和《申报》没有派记者前往采访,但是专职的摄影记者罗谷荪拍摄了大量的图片,为《申报》的《第十一届世界运动会画报》和《大公报》每日画刊栏刊登的《第十一届世界运动会特辑》提供了大量图片资料。此外,他们还充分利用传真照片弥补缺憾。据笔者统计,《大公报》共刊登10副传真照片,《申报》刊登了5副,均多于《中央日报》。《大公报》更是在开幕式报道中领先了《中央日报》和《申报》,8月7日《大公报》采用了一副日本同盟社供稿的图片报道,而《中央日报》直到18日才刊登了2张储安平寄回的照片,而《申报》的开幕式报道则没有用图片4。《大公报》的10副传真照片有的特别注明同盟社供稿,有的虽无注明供稿者,但是从照片关注的日本选手也可推测来自日本。在这次奥运报道竞赛中,《大公报》以其背景介绍丰富详尽、照片运用快速多量而胜出。显示出其作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大报,确实名至实归。不过遗憾地是,这些照片都是由日方供稿。日本的无线电传真试验虽稍晚于中国,但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和经济实力,很快研制成功国产传真机,并于柏林奥运会前夕实现日德通电。
国际无线电传真计划再度启动
1937年全面抗战的打响,沪宁相继沦陷,南京国民政府的各项事业计划受到重创。中国刚刚起步的传真事业也就此中辍。1941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中美成为太平洋地区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为了便利中美间情报交流和分享,加强反法西思宣传力量,西迁重庆的国民政府交通部,于1942年底开始与美国大使馆新闻处合作,积极筹办中美间无线电传真。利用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由美运来的最新无线电传真收发机,在重庆电报局与美国新闻无线电公司之洛杉矶电台之间作传真收发试验(大公报,1942-12-07)。1942年12月15日(美国时间14日),中美间无线传真正式开放。第二天美国各主要报纸都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并刊登了林森的照片(大公报,1942-12-16)。开放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蒋介石互通了传真,成为中美报界当日重要新闻。这条传真线开通后河蚌的做法,部分敏感而富有经营头脑的重庆报刊,立马将其用于新闻工作。刚创刊不久的《联合画报》第19期,刊登了尚在美国访问的宋美龄活动照片及其他有关中国的传真照片13张。每张照片传递价格为120美金,合法币二千四百元。仅十三张照片已值二十四万元,这还不包括制版印刷等费用(中央日报,1943-03-22)。
1943年4月10日国民政府交通部又试行开通了重庆和昆明间传真业务。为节省报费,暂规定渝昆二地每日收发相片及真迹电报各以五份为限,以有关新闻宣传性质及图案合同提单证据暨及其他需要签字作证之文件,优先接受。
(图为国使馆致交通部电真迹)
胜利后的回光返照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雄心勃勃地启动了战后重建计划。1946年11月20日,上海电信局安装美国西联公司传真机,用碳素纸工艺,恢复真迹传真业务,22日恢复新闻电收发业务,首由《中央日报》驻沪记者容又铭试拍。1947年12月5日,南京上海之间传真业务恢复。虽然政府方面向新闻界做了大力宣传,也对新闻界特别予以优待,但是碍于价格确实太过昂贵,应用并不普遍。不过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上,很多有实力的报馆还是不惜工本的。如1945年联合国宪章成文后,《中央日报》驻纽约记者即用传真将宪章全文拍发回国,内容刊登在7月4日《中央日报》第二版。194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大婚,《中央日报》记者发回了一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大婚乘四轮御车赴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照片,刊登在11月24日《中央日报》第3版。1948年6月27日,上海东南日报馆向美国合众社特约,经国际电台全力协助,将裘路易与华尔考争夺拳王决战照片,自纽约传至旧金山再传至上海,此为美国向上海直发的第一张新闻传真照片。1948年11月28日,上海真如国际电台正式开通与旧金山间国际相片传真电报。
但是或因为手续繁琐,或因为价格高昂,上述这些用传真拍发新闻稿或新闻照片的行为,只是偶尔为之,并没有成为新闻界工作常态,而且也仅仅是一小部分有实力的大报才有此气魄。但是它也充分显示了一部分报纸杨智呈,在利用最新讯息传播技术,开拓新闻事业方面的竞取精神。以上海为例,1947年9月至11月共收发传真电报172份,主要服务对象是报社和新闻通信社。1948年12月14日南京解放前夕,交通部将南京的真迹传真电报设备拆运台湾,而使沪宁真迹传真电报业务停办。随着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出大陆,其苦心经营刚刚起步的传真事业也完全终结。中国的传真事业和利用传真业务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中央日报,1946-11-06)
(中央日报,1946-11-23)

注释
1.夏炎在《1926年传真电报在京津开业记》一文中称,传真刊载在次日《大公报》,后又刊于《国闻周报》。查1926年4月,天津《大公报》正处在停刊期中,直到9月才由胡政之、吴鼎昌、张季鸾承办,而《国闻周报》时仍在上海出版。笔者翻阅该年《国闻周报》也未发现夏炎所说的梅兰芳手迹和照片,疑是夏炎记忆有误。
2.《新闻大学》1982年4月号第78页载傅深《中国报纸上最早的传真照片》,称“国内传真照片首次出现是在1925年5月29日。前一天,南京将当时外交部长王伯群的一篇手稿发往上海,第二天这一照片即在上海各报上刊出。”1925年传真技术尚未传入中国,因此傅深此说显系错误。
3.时间上比胡道静在《新闻史上的新时代》一书中所称的1934年10月17日上海各报发表的《马尼刺大风后水淹大街之状》早4年。
4.对比《中央日报》、《申报》和《大公报》图片报道,可以发现《申报》和《大公报》都采用过同盟社提供的传真照片,只是《申报》并没有注明供稿者。《中央日报》的图片则与上述两家没有相同的,应该完全是自采稿。但是笔者不能解释的是《申报》和《大公报》的三幅同盟社供稿照片,《申报》总是比《大公报》迟刊一天,可能《大公报》与同盟社定有供稿协议,而《申报》又剪自《大公报》。
参考文献从略
版权说明: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编辑:杨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