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颂忠义家风 ——周宁县纯池村徐氏家风故事 【闽东好家风】清初都督-生态周宁
连续分享好几篇家风故事,
您是否和小编一样收获多多?
so
小编要努力将储存的所有家风故事分享给你们
啦啦啦
第四篇家风故事
▼▼▼
清初都督传颂忠义家风
——周宁县纯池村徐氏家风故事
□文/陈新元
【氏族概况】
周宁徐氏,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由祖居地浦城县房尾村迁居淳江(今为纯池村),历传33代,目前人口繁衍5万多人,分居到杭州、温州及周边县(市、区)等。村落和谐、地灵人杰,贤人辈出,
李晞彤如明代抗倭八勇士、清代广西平乐府总兵徐援、近代八烈士等。为传家立业,徐氏先祖传承《圣谕广训》并立家规3条,训诫世代子孙铭记忠诚孝悌、耕读传家、守正立业。
从周宁县城驱车28公里,便来到了传统村落——纯池村。村民多数是后唐、北宋等因战乱南迁士大夫的后裔,至今保留唐宋文明的遗风。每年农历4月27日,村民照例举办“祭奠先贤,传承忠义”的文化活动末日朝圣。
▲《纯池·三十六坡》 李洪元 摄
笔者一行有幸参观了纯池村徽派古民居等文化景观,在“众厅”门口听讲“八勇士”忠勇为国的抗倭事迹和徐援乘时励志、忠义为国、清正廉洁的故事。
明清以来,《齐天大圣》《宋江》《薛仁贵》等戏曲在众厅时常演出,成为古村落百姓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激励着村民秉持英雄气节、立志忠义为民。因此,明末清初的淳江之滨孕育了一位绿林英雄——徐援。
徐援(1625-1703年),名义援、字廷孟,生于书香世家,为人谦恭、智勇双全、胸怀远志,因家世中道衰落,少年跟随父亲在间北、浙江等地谋生逃出克隆岛高清,在劳动力密集的手工业中,从事过治炼、采伐、烧炭等重体力活巫临异世。在动荡岁月中经历逆境的洗礼李勒优,青年义援坚守忠孝厚道、大公无私、好善乐施的品格魔痕,贏得同行、邻里的赞扬。
▲徐援画像
时值明末清初,闽浙赣边界的手工业者数百人被逼上梁山,揭竿而起鬼马飞人,扎寨为营。徐援被推为首领,在浦城、江山、广丰等一带震慑贪官污吏、劫富济贫、铺路架桥、修渠引水利等,历十余年,归附者达数千人韦尔乔,深得当地百姓拥护。
清康熙七年(1668年),朝庭实施怀柔政策,招募绿林将才效命。闽浙总督刘兆麒奉旨招安礐石风景区,徐援深明大义,率众归顺。据《寿宁县志》记载:徐援由将才授浙江总督左标参将,升平乐府总兵。康熙十三年(1674年),徐授奉旨讨伐“三藩之乱”,历时8年,先后收复柳州、梧州、衡州、岳州等府,因征战有功,康熙皇帝敕封其为左都督、骠骑将军。徐授在广西、江西、湖南平乱期间忠义清廉,他体察民情、整顿吏治、除贪去暴、规范盐政,所到之处均风清气正。
▲徐氏宗祠 许文昌 摄
康熙二十年(1681年)徐援辞官,诏准授都督同知衔(从一品)告老返乡。在淳江一带,徐援主持修复塘陂、蓄水灌溉,发展农耕经济;兴利除弊、移风易俗内田笃人,构建雅族村落;倡办学馆、修葺寺祠,教化村民羽毛笛子扇,深得百姓赞扬。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病逝,感于功勋,康熙皇帝敕“三十六御葬”、亲授匾“忠义清廉”,其事迹写入闽、浙、桂等方志史册,广为传扬。
1934年,中秋节前,正值“徐援都督逝世231周年”之际,其第8代嫡孙、时任福建第二(福宁)行政督察区专员的徐虎侯探访先祖故地,赠匾“清白家风”梦在燃烧,还拨款建近代小学,提升村民素质,弘扬优良传统。
▲民国宁德行署专员徐虎侯题词 许文昌 摄
查阅《徐氏族谱·序言》:盖闻以父母之心为之心者,天下无不友爱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之心者,天下无不和睦之;宗族以天地之心为之心者,天下无不恤爱之。物阜斯言也,人尽共知。康熙庚戌年(1670年)举人李志传还写道:“义援传承祖训、忠义为民。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在都督官邸左侧龚格尔,义援筹资建成集祭祀、议事、教育于一体‘徐氏祠堂’,正厅高悬‘左都督’匾,邀请李志传等人讲授经书,意为传承儒学、教育贤达。”徐援第11代堂孙、周宁中学教师徐庆勇说宋振瑜,纯池村众厅、宗祠等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祖训家风,极具教育教化功能,历代人才辈出。如,明代徐文辂、徐季惠、徐良质等抗倭“八勇士”及“乡耆士”徐世雄、“乡善士”徐世器、“岁进士”徐步云等;近代徐升须、徐以岩、徐应豫等“八烈士”,也为新中国输送了科级、处级、厅级等领导干部100多人。
▲徐氏家谱 许文昌 摄
“铭记‘忠义清廉’,恪守修身齐家,是千百年来徐氏子孙的共同传承。”徐援第11代堂孙、周宁县徐援研究会理事徐庆湖介绍道谢贤年轻照片。2015年,周宁县举办了“纪念义援都督诞辰390周年”文化活动,成立了徐援文化研究会,挖掘和保护300多年前徐援将军修缮的古街道、祠堂、廊桥、般若寺等历史文化,将它们融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度纸尺寸,使之成为子孙后代及外来游客学习参观的好去处。
▲《福桥》 李洪元 摄
【家规摘要】
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诸大端,条条开晰、岁岁申明;守清白之风、尚廉让之俗邓英婷。
【专家评述】
徐氏家规强调“亲蔬无异、亲强弱不相陵、老幼不相欺侮”。这种包蕴着平等意识、人道精神、开放态度的价值观,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应该发扬广大。
(李玲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往期推荐
这样的活动,希望你加入我们!
紫云——心驰神往的云端密境
周宁人要享福了!未来国家将给钱、给政策,重点扶持!
等你前来,邂逅桃花源~
昨日,鲤鱼溪迎来了一支特殊的“旅游团队”
投稿邮箱:znw5631966@163.com
联系电话:0593-562213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图文来源:法治周宁
本文编辑:汤文娟、王诗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