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走简谱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特征-山力股份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4-09-19

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特征-山力股份
对二次再结晶完成的影响采用低温板坯加热代替传统高温板坯加热己成为高磁感取向电工钢(HiB钢)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其中获得抑制剂法低温板坯加热工艺目前己成为世界各大取向电工钢生产厂所关注的焦点技术。采用获得抑制剂法生产HiB钢过程中,冶炼时可调整钢中抑制剂形成元素的含量,板坯通过低温(1100-1250℃)加热后不要求凝固过程中析出的抑制剂析出相完全固溶,但热轧与常化后钢中抑制初次晶粒正常长大的固有抑制剂(A1N, MnS露兰春,Cu2S等)数量不足思恋简谱,在最终高温退火之前必须对钢板进行渗氮处理,以获得新的细小弥散状氮化物抑制剂来加强抑制能力。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用低温获得抑制剂法高磁感取向硅钢由实验室加工、试制完成,同时取两组高温高磁感取向硅钢试样进行对比分析,四组低温获得抑制剂法高磁感取向硅钢试样编号依次为No. 1,2,3和4,两组高温高磁感取向硅钢试样编号依次为No. 5和6。完成取样后分别对一次再结晶组织进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增肥丸。为了制备试样,用砂纸将试样的表面层抛掉,然后在抛光机上抛光、用硝酸酒精腐蚀掉附加应力层后,在德国ZEISS ULTRA 55热场发射扫描电镜上进行EBSD分析秘境广西,检测部位是样品侧面。
2试验结果
在完成脱碳及渗氮后,4组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试样组织均为铁素体,对应的晶粒平均直径分别为22. 16,21. 05,牛牧童21. O1和21.28μm叶赫那拉公主,两组高温高磁感取向硅钢试样的晶粒平均直径分别为9. 89和10. 08μm。
从图1两组有代表性试样晶粒大小尺寸分布图可见,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试样晶粒大小主要分布在5~30μm甚至存在30~40μm及40μm以上的晶粒,高温高磁感取向硅钢试样初次晶粒大小则主要分布在3~15μm秘鲁巨人蜈蚣,同时存在少量15~20μm及20μm以上的晶粒贝托蒂嘉。

图1 两组有代表性试样晶粒尺寸分布图
从图2两组有代表性试样{100}极图可见,与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相比,高温高磁感取向硅钢试样初次再结晶织构组分更为单一,但低温试样织构更强。

图2 两组有代表性试样的{100}面极图(RD为轧向)
从图3两组有代表性试样取向分布函数PHI2 =45的ODF截面图可见,两组试样的初次再结晶织构组成基本一致,即都存在{111} <110>,{111} <112>和近{100} < 021>织构组分。
对6组试样重要织构组分({111} < 110 >,{111} <112>和{110} < 001>)的定量分析结果进行统计柴鸥,由于初次再结晶中高斯织构组分的含量很少,统一选取偏离角度<15°作为定量分析的标准火法帝 ,如上表1所示。由表1可见,统一选取偏离角度<15°作为定量分析的标准时陈莲笙,低温试样中{111 } < 110 > ,{111} <112>和{110} < 001>织构组分的量均低于高温高磁感试样。

图3 两组有代表性试样的取向分布函数
表1各组试样{111}< 110>、{111}<112>和{110}< 001>的定量分析结果

对各组试样{100}、{113}和{111}晶面的定量分析结果如下表2所示。由表2可见,同样选取与理想晶面偏离角度<15°作为定量分析的标准时,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试样织构中{100}和{113}晶面的比例高于高温高磁感试样跟你走简谱,而{111}晶面的比例则低于高温高磁感试样。
表2各组试样(100) 、(113)和(111)晶面的定量分析结果

3结论
1对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的晶粒尺寸和织构进行了分析,与前期的分析结果相比,本次研究中试样的初次晶粒更为细瑞宁得小,晶粒尺寸分布更为均匀,可认为是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成品性能较前期稳步提高的组织方面的原因;
2织构研究结果与前期低温试样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即均存在γ纤维织构,其中{111} < 112>织构组分较强,存在少量的其它织构,均未见高斯织构;
3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完成初次再结晶后,晶粒尺寸不够均匀,织构组分不够单一,高斯晶核及有利织构组分{111} <112>,{111} <110>组分比例低于高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其它不利织构组分含量更高,从而导致其二次再结晶后高斯织构发展不够完善清炖鲤鱼,磁感值较低。
来源:《材料热处理学报》 杨佳欣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