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广播电视大学传承经典 锻造新韵——政和工夫古树红茶溯源采风纪实 茶|-海上青雨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5-04-27

传承经典 锻造新韵——政和工夫古树红茶溯源采风纪实 茶|-海上青雨


编者按:因部分读者反馈,之前此文分上下篇推出,不利于分享交流,现重新编辑再刊发,再次感谢读者的厚爱!
四月天,清明后,整个天空都弥漫着春天的气息,淅淅沥沥,雨多晴少。应当地友人邀请,一场与古树红茶期待已久的约会,闽北政和茶区采风之旅成行。身未动,心已随,仿佛已经闻到清新的茶青味和那幽香甘甜的茶香……
经过10小时左右的车程,到达政和县城。友人Z先生(资深茶人一枚)迎接,先去特色小店吃了一碗形似馄饨的东东,很美味(没搞懂当地对此食物的具体名称,暂且这样形容)。稍作休整后再驱车前往目的地——锦屏村。Z介绍说,到锦屏还有40公里,是一直上山的路,村庄坐落在平均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坳间。天色已晚,一路上只有车灯发出的亮光,道路虽崎岖颠簸,但Z是驾轻就熟,显然是非常熟悉路况。忽然联想到回我家乡有一段路非常相似,用九曲十八弯来形容很合适。
/



/
锦屏村,是坐落在政和县最高峰香炉峰脚下的一个小村庄。据史书记载:锦屏村原名遂应场,因村庄对面南屏山300多亩的原始森林,春夏繁花似锦,深秋红叶如霞,似孔雀开屏,因而更名“锦屏”。五代谏议大夫吴十七在此隐居。宋朝时,有驰名全国的银矿,成为宋朝货币的重要基地;还创建了南屏山书院,名盛一时,朱熹曾在此留下诗句。清朝同治年间起,这里是闽浙交界的重要茶叶市场,政和工夫红茶的前身——锦屏仙岩茶就产于此黑齿常之。茶叶曾大量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各国cf小草辅助,至今有村民还保留着与英国人贸易的一份英文茶叶说明书。
▲ 南屏山石碑名
一路上Z是既驾车又作介绍,我打趣了一句:“你怎么背得那么熟,似乎是做了功课,不如改做导游吧,不要做茶人了”。两人会心哈哈大笑,笑声回绕间,车子也停下,我们到了锦屏村。一下车,顿觉一阵清凉扑面而来,凉意逼人,这里夜晚的气温比广州要低几度,顿然觉得自己衣服备少了。随即映入眼帘的是一幢老房子辟谷吧,Z说这是我们的窝,也是手工茶坊,这里主要制作古树红茶和白茶。夜已深,待明天再一睹锦屏芳容。简单洗漱后,在三楼一角的房间睡下。
/








/
次日,我还在床上睡意朦胧周培培,就被阵阵茶青特有的鲜嫩清香味唤醒,真是一个美妙的早晨。
▲ 手工茶坊外景图
新的一天开始,手工茶坊里早已经是一派忙碌景象,不同制作工序的师傅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暂且先熟悉一下这幢老房子吧,所以上下里外浏览了一遍。房子的外围是土墙、里面木质结构,共三层黑刀夜。依山傍水,房子一楼后背一侧还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和房子结构交融在一起,是天然的背景墙。
老房子现在改造成制茶作坊,几乎没有了居家生活的痕迹,都是制茶设备和工具。茶坊依据茶叶制作工艺不同来分布,一楼是萎凋、摇青、发酵、烘焙银屏灯 ,二楼是萎凋、成品存放,三楼是萎凋、手工揉捻。每年在这里生产的古树红茶及政和白茶合计上万斤,Z先生是在当今时势下仍能秉承传统工艺,纯手工精心制作茗茶的匠人茶企。




▲ 手工揉捻工序,讲究灵动的柔劲,作者参与体验。

▲ 自然萎凋及抛翻
▲ 手工揉捻台,可以同时容纳12位师傅工作江津人才网。

▲ 每天采摘的新鲜茶青,一芽两叶,收集后放置在镂空长台上,铺设有网状尼龙布,下边有鼓风机持续吹风,收干水分,隔一段时间就要将茶青翻转一次,达到自然萎凋效果。这里是茶青味道最香浓宜人的地方,图为作者在二楼的一间萎凋室。

▲ 手工挑拣

▲ 发酵室一角

▲ 一张流传上百年的揉捻槽台和一只古旧的茶篓。现在使用的揉捻槽台就是根据它为蓝本参照制作的。这两件属于珍藏品。
历史上的锦屏除了产银,还盛产茶。曾有“八万打银工,三千买卖客”一说,其中“三千买卖客”描绘的正是锦屏茶商云集的繁荣场景。村庄山头的茶马古道和散布在古街小巷的老铺,是那场盛景的见证。茶马古道是古代一条从闽北通往闽东的必经之路。曾经,销往外地的政和工夫红茶、送往京城的银子、闽东进来的食盐都进出于这条穿山越岭的古道。清同治年间,当时政和工夫红茶以遂应场为中心,所产红茶品质极佳,政和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亦是国内其它品种红茶的先驱。
当时所产的工夫红茶是通过在福州中转销往东南亚和欧洲各国家,所以流传一个典故,在福州茶行每年要等遂应红茶(现在的政和工夫红茶前身)上市后才开市、定价。日寇侵华之后,因外销受阻,茶价低廉,这个昔日繁荣一时的景象姜世离,自此萧条。
漫步锦屏村的古街小巷,依稀能看见当年繁华的印记。古街两旁老铺,还保留着部分竖立的柜台,这就是古时茶行的印记,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仅存一小段的茶马古道,圆滑的石阶依稀可以见证当年的繁忙,两旁的茶树亦在感受沧桑变幻。

▲ 见证年轮的树干老枞

▲生长在石隙当中的古茶树
新中国成立后,政策原因,个人不能生产经营茶叶,村民只是零星采摘若干茶青牵手向明天,制作一些自饮茶。因此,传统手工制茶的工艺才得以传承末日戒备。后来出现集体合作社之类的经营实体,但是已经难复当年盛况。即便是这样,但先人当年栽种的茶树靠自然条件还坚强地活着,只是没有了整大片的规模。
每年的清明后至五月初这段时间,依然能看到它们长出嫩叶,灿烂绽放。这些古茶树多在海拔800-1500米的原始生态林中,地质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多悬崖峭壁。土壤主要由侏罗系兜岭群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分化而来。具有土层薄、岩石多、有机矿物质含量高等特点。
古代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高山坡地、山坳间、山涧旁和沿边砌筑石岸种茶。至今现存不少百年小种茶树,零星地生长在岩石隙缝中,属“野生”状态,无施肥、无农药,自然生长。这种自然状态,造就茶树生长枝丫细密,树干老枞明显瓦岗山异闻录。每年只能采摘茶青一次,也就是清明后的一个月,采摘后只能等明年再长出嫩叶。







▲ 古树新芽
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野生”状态下的古茶树资源稀少而珍贵。地处高海拔区日照充足,晨雾多,茶树得阳光雨露之润泽,叶质柔嫩,香气出众,采摘时讲究时效和手法细腻。多为清晨雾气尚未消散之时,翻山越岭,选取细芽嫩叶用指间轻摘。
我陪同茶农去了两处山头,一处走了近3小时,一处跋涉了5个多小时。都是登山小道,崎岖蜿蜒,沿途穿灌木丛,涉涧而上,清泉悦耳,过岩石路,越独木桥,偶遇锥栗林,还能惊喜发现红豆杉,才能最终到达古茶树生长集中地。感叹先民当时开山劈地种茶树的艰辛和采摘茶青的不易。有一处海拔1200多米的山头,茶农带着干粮,清晨上山,至采摘好茶青,每个人分担背着下山,回到村里已经天露暮色。这样早出晚归劳作,几个人一天才采摘近百斤茶青。
茶青采摘回来后苏三说歌词,立即按照传统工艺,手工精心制作,包括自然萎凋、分拣、摇青、手工揉捻、发酵、木炭烘焙等工序。这样制作出来的成品茶,外形紧结、色泽乌润。冲泡山泉水,茶汤红浓,如红玛瑙,极为通透美观。闻之具有天然花香,细腻而含蓄,自然野生茶气强,岩韵醇厚,老枞味显。饮后齿颊留香,回味悠长,蕴含原生态风味的茶性尤为凸显。是具备清香、醇厚、鲜活、甘甜、润泽的茶中珍品。

▲ 采茶(亮点在茶农后背的柴刀,当地人有个习惯,只要是上山,都会是每人背一把,属于标配,作者也尝试背一把,实在是天赋不够,背不好作罢)。

▲ 这位奶奶级茶农,站在一处陡坡上就为了摘那枝头上的嫩叶,脚下很悬,我看到很危险,提醒了她,也按下了快门。她回答我说没事,习惯了。

▲ 专注

▲ 这位大叔在峭壁上采茶,我悄悄走近拍照,留下了多张很专注的照片。这幅嘴角微微上翘的照片,也许是感觉到有镜头对准他,很专业地配合了我,这微笑媲美蒙娜丽莎。

▲ 作者的采茶手法还专业吧
/




/
在锦屏村几天,作者穿行在古道窄巷间,体悟古村昔日的繁华与变迁;在茶园绿海中与茶农促膝交谈和体验采茶的乐趣;在手工茶坊与制茶师傅探讨工艺细节、与资深茶人品鉴百年古树红茶带来的清香恬淡;攀香炉峰登高望远,目睹碧波连天的云海;朝夕漫步在廊桥流水之间,感受鸡犬相闻和袅袅炊烟;偶闻深山出幽兰,毅然前往一探究竟;深入林海,去密林深处饕餮农家山野美食;瞻望首尾迎送的千年“杉木王”“千手观音柳杉”,感受古村落的文化积淀与传承;穿越360余年历史的“古银洞”,洞观历史的沧桑变幻;涉涧而上,石径蜿蜒,沟壑险峻,如入九寨沟美景的七彩峡谷;仰望虎头际瀑布,感受如悬天白练落九天的壮观;身处千米高山之巅的“天池龙井”,观碧波荡漾引发心潮澎湃,甘泉入口后旅途疲乏顿感消失;徜徉在锦屏的乡间古道,清新原生态的美丽画面尽收眼底,令人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人间仙境。

▲ 依山傍水的古村落

▲ 岸上人家与老铺

▲ 通往古隘口的岔道

▲ 特色民居一角

▲ 清澈的山泉潺潺流过

▲ 油菜花、古桥和老人
▲ 古村小河上的水坝





▲ 穿行在古村落的窄巷里,一不小心又会进入哪家深宅大院。斑驳的土墙还是那么坚固花笺记,窗花雕刻还是那么规整细腻,楼梯石座承载着尘封的历史,一个灶台一壶水、一杯香茗忆情怀。


▲ 历史长河中的南阳草庐,一砖一瓦见证着主人昔日的繁荣。


▲ 古村里的沟沟壑壑,少不了遮风挡雨的廻龙桥(“廻龙桥”这个名字在其它地方也经常能见到,究竟有什么典故呢?)。



▲有几百年树龄的银杏树用自己的身躯点缀着古村从翠绿到金黄的轮回。
▲闲庭信步中,处处可入画

▲ 古村上头的千手观音柳杉,经历着风雨,庇护着古村村民。
▲ 三级而下的瀑布带来清澈与甘甜




▲ 碧绿如翡翠的清泉,冲刷着巨大的岩石表面,通往峡谷深处的索桥,回眸一看又是飘绢美景。

▲ 著名的虎头际瀑布,落差60米,如悬天白练落九天。赣州广播电视大学声势浩大,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 虎头际瀑布白练落下清澈见底,动感与安宁瞬间转换。不经意间侧看,镜头里出现了枯树与新生和累累硕果,构成了美丽的画面。


▲ 锦屏村里的主河道,承载着峡谷的甘泉流过。河水清澈,里面有着数目巨大的小鱼,成群结队地畅游。地方政府有效保护管理,村民人人护生,爱护生态环境,这也是作者非常认同和赞赏的一件事。作者近距离喂食,鱼儿欢江艺平,人舒畅。
/


/
品茗偶谈间,得知某处山里有幽兰,恰逢有此偏好姬无命,得一老乡做向导,带上锄头和背篓,连同Z共三人一探究竟。先驱车一段,到了山脚。由于山体陡峭、植被茂密叶子宇图片,一时没找到登山径东方尊峪,一行人是置身于繁枝密草中艰难前行。幸好老乡在前,用柴刀开路,终于看到小径(其实是水流冲刷的碎石涧,天晴干枯时像径)。
▲ 担当觅兰向导的热心大叔
此后沿着碎石涧一路崎岖向上攀爬,路过一片竹林,稍作歇息。细看山体特征,山脚往上是密林,到了歇息处这里是一片开阔竹林地,继续往上到山岗地段又是密林,显然是有改造过的。我问老乡:“兰花应该在傍水的清幽地方才有吧!是否先找到有水的地方?”老乡说:“我之前在靠近山岗的地方看到过,那里比较陡峭没有水。”他这一说,我就迷糊了,才疏学浅,先跟着看看吧!接着穿过竹林,眼前就是一片陡峭山体,只有零星的一些松树和灌木丛。
继续攀行往上,老乡说这里就是有兰花的地方,我们要仔细看了。听他一说,作者精神为之一振,希望在眼前。不一会,老乡就找到了第一株兰花,先将它挖出土,再去除多余泥巴,入篓。有此收获兴奋极了,什么品种暂且不说。或许经历的第一次都这样,哈哈!接下来就惊喜不断,大约半小时,就已经挖出大小几十株。
▲看到了,就是你——第一株兰花。
因为挖出的兰花需要带着一些泥巴,装在背篓上都沉甸甸的,三个人都有点背不动,为该怎样背着这些下山而为难。正在商讨间,突然听到有汽车的声音。怎么山上有汽车?我问道。老乡说:”太好了,把这些兰花放在车上带下去,我们就可以轻松下山了”。原来山上在进行植被改造,有小卡车运载新的树种苗上山,然后再运送改造砍伐的树木下山,山路是盘山开辟的,绕弯要走很远。这也证实了我在竹林歇息时的判断。老乡招呼我们赶紧到山岗附近等着卡车,几分钟后卡车来到,老乡和司机是熟人,我们把三篓装得满满的兰花放在车上,这下真的轻松了。
我们沿着上岗又走了一段,前面有一小坡地。我登上去拍照,老乡就去砍几根树丫当下山拐杖。“这里有一窝蛋”,老乡突然说。我们赶紧凑过去,发现是在一棵大树下,细数有九颗蛋,大小跟普通鸡蛋相似,颜色稍绿。三个人当时认为是鸟蛋,看蛋的大小应该还是大鸟,后来证实是野鸡蛋。我们在拍照后就离开了,没有去动它。

▲ 途中,在山岗一棵大树底,发现了一窝蛋,当时认为是鸟蛋,后经较专业人士过目,确认是野鸡蛋。我们只留下照片,未曾打扰。
▲ 挖了几篓兰花,辛苦老乡了,来张正面的合照。
然后在老乡的带领下找到一条稍微像山路的小径下山,比上山顺利快捷多了。回到古村茶坊对面的桥头,我们等了一会,卡车缓缓驶过来,至此觅兰行动算是圆满了。作者选择了一部分带回广州,栽种到现在存活率90%柔软华,这是后话。话说茶坊的一位师傅听说要带兰花回广州,还需辗转,时间长,怕兰花干枯,他特意去池塘里打捞上一袋水草,很蓄水的那种,笔者现在也说不上水草的名字。用水草垫底,兰花放上面,再用大袋子装好,这样能好几天无忧,真是热心的师傅!
▲ 兰花近况图之一
匆匆几天在锦屏
欣赏这里的山山水水
接触这里的风土人情
感受这里的淳朴与恬淡
体会这里的文化传承和新生
感慨这里的历史丰韵与沧桑变幻
尝遍这里古树红茶带来的古老与新韵
行走中,总是有太多的感悟与心绪,也有些遗憾,有地方没有来得及去,也有些地方没留下照片,希望下次再来锦屏时,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在此感谢这几天我见过的、出现在镜头里的陌生老乡,一直在小面馆吃面时见到的店家夫妻,还有向导老乡和手工茶坊的师傅们,感谢你们给我带来如此丰富的见闻和全新的体验,我会想念你们!当然还有Z先生,感谢有这么好的活动让我参与其中,这次古树红茶主题采风顺利圆满!
链接
Z先生是资深茶人,也是有抱负、有担当的茶人。鞠婧袆为了传承家乡优秀的产业资源,造福当地茶农,复兴政和工夫红茶的品牌,成立了手工茶坊野茶基地,在原有茶叶实体经营的基础上加大对古树红茶的开发研制。只为“传承百年经典 锻造古树新韵”的初衷。作者也积极投身参与其中,开发了自主品牌的产品。包括“茶人工夫”和“华柔”品牌。致力开发纯手工、原生态、无公害、高品质的茶叶产品,回馈消费者。
END
来评论区说说您的观后感吧
照片:曾焕
编辑:海上君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海上青雨公众号!

请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海上君微信!
艺术观念 精致生活 茶禅天地
欢迎留言 转发分享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