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假期传承红色基因|平远县依托丰富红色资源,打造“红色苏区”小镇-客家平远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8-02-10

传承红色基因|平远县依托丰富红色资源黑水虻,打造“红色苏区”小镇-客家平远


平远红色资源丰富,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

平远红军纪念馆记录了红四军三进平远的历史。
系列报道:走进平远县仁居镇
梅州市委组织部、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南方日报梅州新闻部联合出品
总 策 划:练学华 罗海涛 邓文庆 柯鸿海
策划执行:张峥奇 唐林珍 辜昀玥 李永强
采写统筹:唐林珍
走进平远县老县城仁居镇,依稀有时光倒流之感。随处可见的历史遗迹在青石板路尽头安静等待,等待访客前往触摸时光的痕迹、揭开历史的面纱。

在一处普通的客家小院,阳光倾泻在院内的天井,墙上依稀可辨“打土豪 分田地”“打倒土豪劣绅压迫贫农”“工农兵团结起来 成功万岁”等标语,仿佛提醒今日的人们,当年此地曾发生过什么。
1929年11月到1930年5月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朱德、陈毅、罗荣恒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带领下三进平远,两度驻扎平远县仁居镇,宣传革命思想、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播撒革命火种,平远成为中央苏区的“南部屏障”,发挥着“红色港湾”作用。
红四军三进平远留下革命种子“84岁的退休工人冯宗让指着大门口一条"红军是工农的军队"的墙标说,红军转移后,我就用石灰水覆盖好,我坚信红军会回来的,解放后我把石灰刮开车四十四,常用这条标语缅怀当年红军的革命功绩,教育儿孙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这是平远县仁居镇原人大主席冯锡煌1997年发表的文章《红旗漫卷仁居 农运如火如荼》中的一段话,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位受红军感染,深埋革命火种的老者形象。
和冯宗让老人一样受到红军鼓舞的人在平远县还有很多。
平远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远明说:“昔日红四军进军梅州和三进平远的军事行动,虽然未能完成预定的战略任务,且损失较大,但对红四军总结经验,明确建军方向意义重大。而且打击和震撼了驻粤东敌军,扩大了共产党和红军在梅州的政治影响,坚定了民众的革命斗志,对梅州乃至整个东江的革命斗争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向赣南、闽西和粤东北进军;10月中旬,朱德军长、朱云卿参谋长率领红四军第一、二、三纵队进军东江(梅州);10月31日,红四军反攻打梅城失利,实行战略转移,红四军首进平远。
1929年11月1日,朱德、陈毅、朱云卿等将领率领三个纵队陆续转移抵达平远石正圩宿营。当天,红四军在石正圩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主张;还在石正圩上书写了很多墙壁标语。朱德军长到石正中学看望师生,向他们作了题为“要为革命读书,读书不忘革命”的演讲报告,鼓励师生们都来参加革命、参加红军。当晚,在朱德同志主持下,召开前委紧急扩大会议,总结了出击东江梅州的经验教训,陈毅传达贯彻了刚从上海带回来的党中央指示(即“九月来信”),开始酝酿纠正红四军内部各种错误思想,确立党对红军绝对领导原则,并以《前委报告》形式书面报粤省委转报中央,为以后古田会议的顺利召开做了充分的思想和组织酝酿。

1929年11月13日至15日,朱德、陈毅、朱云卿率领红四军3个纵队为与闽西的第四纵队汇合,主动请毛泽东回红四军前委工作肥猫寻亲记,一起讨论和研究如何贯彻中央“九月来信”精神,准备召开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由赣南回师闽西时经过平远。13日,朱德军长率领红四军由寻乌的留车出发,经上磜进入广东平远的八尺角坑、老圩,当晚攻占平远县城仁居,收缴了国民党警察局的军械,破狱释放了全部在押人员。
红四军二进平远期间,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宣传。红四军在平远县多次召开群众大会暖床宝贝,朱德军长亲自为大家作演讲。另外,红四军还在民房墙上、祠堂屋内壁上,书写大量的标语口号,并教唱革命歌曲《红军歌》。

次年5月14日,在古田会议决议精神指引下和根据《前委通告》第三号计划,红四军第一纵队1000多人从寻乌分两路挺进平远。这是红四军第三次来到平远、第二次驻扎仁居镇。此次驻扎对平远的革命斗争推动很大。红四军一纵队进驻仁居虽然只有短短的18天,但很好地完成了毛主席寻乌调查的外围保卫工作,扩大了红色区域,在仁居成立了县、区革命委员会,工会、农会、商会等苏维埃政权和组织,八成以上穷苦农民加入了农民协会,建立了工农武装,单仁居参加赤卫队的人数就达90多人,还输送了10多名优秀赤卫队员加入红军。此外,掀起了以打土豪分田地为中心的土地革命运动,在全县打土豪没收浮财20多万元、稻谷2000多石以及枪枝、契据一批,为红军筹集了一批粮饷。全县约有6万多人分到了田地,每人分得五六分地,激发了群众拥护红军、热爱共产党、保卫红色政权、支援红军根据地的自觉性。
时至今日,不少仁居镇人还保留着关于这段史实的记忆。80多岁的老伯曾善仁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常听奶奶讲,现在的仁居中学原来叫附城中学,当年红四军驻扎期间,朱德军长曾搬来板凳放在学校门口的大榕树下,站在板凳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让村民们热血沸腾。

英雄文化根植平远鼓舞民心“我们身后就是你的浙江,你的贵州,你的江西,我们的广东,和你们的四川,今日,守卫的是宝山,保卫的是疆土!”影片《捍卫者》中的一句话曾感动过无数观众,而带领六百步卒拼死抵抗日军的海陆空三军,坚持战斗7天直至献身的姚子青就是平远人。在平远这片红土地上曾发生过许多英雄故事,也产生过许多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至今在平远传播,他们的精神与勇气牢牢地镶进了今日平远人的基因里。
“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里,广东人有15个,梅州人占了6个,其中平远人就有3个,分别是黄梅兴、姚子青、姚中英长钢吧。”王远明说,平远县在各个时期都涌现出过革命志士,仅仅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就达100多位,如今平远县城还在传诵“五勇士四上平城找红军”“八尺事件九位革命骨干壮烈牺牲”的故事。
1930年5月红四军第一纵队1000多人分兵平远时,红四军一进驻平远,就在仁居(邹坊、黄畲)、河头、八尺等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运高潮。东石石北苏区人民获悉后,革命情绪非常高涨,要求区委派人到县城(仁居)与红军联系,请红军部队前来东石指导农运。于是,区委决定派赤卫队员曾福香前往仁居送信。但是盘踞在畲脑的国民党罗俊超带着军警及民团自卫队,在畲脑、山子坳等处层层设卡,对过往行人、车马都严格盘查,而畲脑又是东石至县城(仁居)的必经之路,曾福香把信藏在斗笠中,被畲脑关卡盘查的敌人查获,敌人对他严刑拷打,曾福香坚贞不屈,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反动派恼羞成怒,将他就地杀害了。

曾福香被敌人杀害后,石北人民没有被吓倒,而是前仆后继,东石区委又派赤卫队员刘矮三化装成乞丐宋山木事件,再次前往仁居给红军送信。驻守畲脑的反动军警,连“乞丐”也不放过。刘矮三又落入敌手,敌人把他倒吊在屋梁上,脖子上挂上装满石头的大竹篮,反复审了一天一夜,刘矮三视死如归,最后也壮烈牺牲了。
赤卫队员林登寿听到曾福香、刘矮三给红军送信都被敌人杀害了,义愤填膺,自告奋勇化装成货郎,再次上仁居送信。他走村串户,避开哨卡,当他途经仓子下时,又被敌人识破,落入魔掌。敌人软硬兼施,用踩竹杠跪沙石等酷刑,林登寿毫不屈服。黔驴技穷的敌人,凶残地将其吊在树上,生剐活剥,挖掉其心肝后,冯溪弃尸荒野。
三次送信的赤卫队员都英勇牺牲了,紧接着,赤卫队员李万均、林庆洪明知征途艰险、敌人狠毒,但毫不畏惧,主动请缨,吸取前三次失败的教训,绕道大和嶂、龙文到仁居畲溪,几经周折,终于到了县城,向红四军纵队首长汇报。完成任务后,林庆洪留在红四军一纵队,李万均经八尺,越过河头的高峰顶,折回石北苏区。1930年5月21日,纵队首长派出一支队官兵开赴东石,帮助东石区委在全区掀起农运高潮。
送信五次,折损三人,依然信念未减。这背后是平远苏区人民怀抱着的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英雄不是无所畏惧,只是有所信仰。
转化资源打造“红色苏区”小镇“光大革命传统,继往开来营造和谐新篇;缅怀红军伟业,前仆后继谱写英雄壮举”这是平远县红军纪念园牌坊上的一对门联。纪念园坐落于当年红四军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真理的地方——仁居镇东较场再世林冲,是广东第一个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为主题的纪念园。
走进纪念馆,玻璃橱柜里展示了红四军进入平远时使用的时钟、油灯、马镫等,锈迹斑斑、残破不全,诉说着当年战斗的艰辛。拉开红色的幕布,玻璃幕墙里帖挂着从仁居镇各处收集而来的红色标语。红四军在平远期间,积极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在大街小巷书写宣传标语,平远也是广东省红军墙标最多的县。“全省保留完整、字迹清晰、内容不同的红军墙标共304条,平远有123条,其中单仁居镇就有114条。”纪念园讲解员颜志达告诉记者。
纪念园旁,与纪念园风格统一的平房初见雏形,工人们正在加紧对房屋进行装修。“我们正在对红军纪念园进行提升改造,扩大园区范围,计划新增红色教育课室、红军发展史展馆等。”平远县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程预计9月底前完工,在国庆节时正式对外开放。
仁居镇不仅红军墙标多,红色遗址也多。据介绍,仁居镇里共有20多处红色遗址,包括仁居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部、军需处、后勤处旧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我们已完成了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部旧址、军需处、后勤处旧址的修缮工作。”王远明介绍,平远县在提质改造红军纪念园、修缮红四军旧址群及标语群的基础上,串联其他村的红色遗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风土民俗文化等,打造一个集观光、纪念、休闲、红色教育为一体的仁居“红色苏区”旅游小镇杀人蟹。”
以仁居“红色苏区”旅游小镇为核心,平远县结合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以“一园(红军纪念园)一路(南粤古驿道"寻乌调查"红色之旅线路)两村(仁居村、黄沙村)”为重点,将以点带面推动全县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将"一园一路两村"资源与体育健身、休闲旅游、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结合,打造若干条红色精品线路。”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说,平远不仅红色资源丰富,也有众多绿色生态旅游景点,平远将以串联全域“红色资源+绿色生态”的形式,推动全域旅游开发。
同时,依托红色资源,平远县还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主题教育。“我们将组织"重走红军路、感受艰苦历程""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记忆"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红色教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途径。”宋才华说,借助打造“红色苏区”小镇的契机,平远县还将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县、镇、村(社区)三级红色讲习阵地,加快开发模拟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一批现场教学课程。
“平远是一片由红色精神映红的革命宝地,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沉淀了厚重的红色底蕴,留下丰富的红色资源。我们要利用好现有的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宋才华说。
对话
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
依托“一园一路两村” 传承红色基因
平远于2011年8月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红色资源丰富。如何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大唐风云,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在当代平远继续发挥光和热?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远将多措并举加强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让平远更具“红味”“党味”。
南方日报:平远红色资源丰富,为传承红色基因,平远做了哪些工作?
宋才华:近年来,为告慰先烈,激励后人,平远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和省委李希书记来梅调研时关于“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多措并举加强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概括起来是“四个一批”:一是修缮保护了一批革命旧址。特别是筹资近千万元,在仁居东较场原红四军革命旧址兴建了占地200多亩的全省第一个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为主题的红军纪念园,还原和展现朱德、陈毅、罗荣桓等开国元帅在我县开展革命工作的史实。目前,我县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党史教育基地1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
二是收集整理了一批红色文化资料。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了《历史丰碑》《平远红色地标》《广东中央苏区·平远卷》《南台烽火》《红四军来平史实》等书籍,录制了关于黄梅兴、姚子青和姚中英等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宣传片《抗战英雄故事》等。
三是转化运用了一批红色资源。近年来,我县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比如,以红军纪念园为核心张一宁,将纪念园与原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军需处等旧址及大量红军标语墙等串珠成链,开发了一条红色经典路线。
四是积极开展了一批红色主题教育。将红色宣传教育融入党员干部日常管理和教育,积极组织全县党员干部重走“红军路”。到县红军纪念园、敏秀书院等党员教育基地,现场开展“感受艰苦历程、缅怀革命先辈”“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记忆”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南方日报:传承好红色基因,平远县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宋才华:当前,我县突出“三个结合”,传承好红色基因。一是结合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争取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专项经费支持,豆豆假期以“一园(红军纪念园)一路(南粤古驿道“寻乌调查”红色之旅线路)两村(仁居村、黄沙村)”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县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
二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依托“一园一路两村”等红色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主题教育。比如,省政府打造的11条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其中1条就在我们平远,并将在今年11月举办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目前筹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同时,我们将组织“重走红军路、感受艰苦历程”“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记忆”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红色教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途径菊耀,成为传承红色精神、培养爱国情感的重要阵地,成为陶冶道德情操、激发工作动力的重要课堂。
三是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在推动建好仁居村、黄沙村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批县级红色村,指导加强红色标识、红色元素设置,打造红色学习园地、红色文化走廊等,配建红色书屋、红色展厅,加快开发“追忆前辈的人生坐标”模拟式教学、“重走红色交通线”体验式教学等一批现场教学课程,使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单元更具“党味”“红味”聂凌峰。
南方日报记者 蓝单 张柳青 通讯员 朱双玲 赖强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来源:南方日报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