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添香散文网传承祁门︱陈敦和:桃源村祠祭文化“守望者”-祁门之窗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6-11-13

传承祁门︱陈敦和:桃源村祠祭文化“守望者”-祁门之窗
红袖添香散文网

祁门县闪里镇有一个叫桃源村的地方。整个村落“隐身”在青山绿水之中,犹如一位隐士,亟待有缘之人溯溪而来,一探究竟。今年74岁的陈敦和就是这么一位山中隐士,他倾注大半生精力,挖掘整理并重新恢复村内中断许久的祠祭活动。
▲陈敦和(资料图)
唐末时期,江西陈氏族裔的一支迁入祁西竹源坞(坑口)。其后人热爱桃源村一带山川秀丽,又将陈家迁至此处,繁衍生息。古人找定居之所十分讲究,要先种棵树,树活人居。在村背后茶园附近有一棵千年古樟树,一开五个枝杈,正好与陈氏五门后代相对应,又称“五门樟”。陈氏忠孝持家、兴修祠堂unnies,一传十五代,从未分过家。桃源村素有“一村九祠”之说,至今还有五个祠堂保存完好。
▲保极堂
▲保极堂槽门
▲保极堂大门
1943年出生的陈敦和,打小就对祠堂有印象。祠堂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族内老人的口口相传,让他对祠祭活动有了深入的了解。1948年,桃源村举行了最后一次祠祭活动何振东。此后,祠祭就没有再延续下去。2006年,经过多年资料整理和奔走呼吁,陈敦和在村里发起了集资修缮祠堂的号召。
▲陈氏宗祠
▲持敬堂
▲村口的大经堂
▲大经堂
▲叙五堂
陈老至今还记得,村里还特意开了茶话会,讨论的核心就是祠堂具备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梁灿光,理应修缮恢复。为了鼓动大家捐资的积极性,陈敦和先捐了1500元。令其感动的是刘宇珊,村民们纷纷捐款,全力支持陈老的善举。祁门县财政也拿出4万元,帮助桃源村修祠堂。2010年腊月二十四,桃源村祠祭活动在保极堂(5个祠堂之一)重新恢复异界电影院。在祠堂正厅内,还贴着一张红纸,上面用毛笔字工工整整地写着祭祀流程。陈老有些遗憾的是,现在流程已经简化,无法完全复原过去的整套流程。
▲村口古树
▲村口廊桥
在陈敦和看来,祠堂实际上是一个“德”“孝”教育基地。它是祭祀先祖、传承家风的场所,也是村民聚会、添丁续谱,凝聚亲情的纽带。它还是教育教化后代的重要载体凭祥天气预报。如今蒙托克怪兽,村内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祠祭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陈老依然选择坚守,利用假期,向回村的年轻人讲解传统文化,希望将祠祭这一祖上传下来的优秀传统延续下去。周不疑
▲桃源村一角
▲渔樵耕读木雕之一
采访撷趣
桃源村的祠堂,门当十分高大。其上雕刻的动物、花草形态各异、寓意深刻。门当上一般刻有松竹笋荷等植物造型,“松”寓意青松不老、“竹”寓意竹报平安、“笋”则是人丁兴旺,“荷”象征着邻里和睦。在门当正中间刻有狮、象两只,“看家护院”。有趣的是,狮子“持”鼓、大象“持”旗爱太痛歌词,可谓“旗鼓相当”。此外,祠堂门口还有一对小石狮,狮头下垂以示谦卑之意。
▲保极堂门当——青松不老、狮子持鼓

▲保极堂门当——竹报平安、大象执旗
背景链接
2014年,祁门县徽州祠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菜到家。
徽州祠祭是流传于古徽州境内各宗族祭祀祖先的一项重要礼仪活动。祠祭分族祭和房祭候补情人,族祭由族长主持,族长由族中年长辈高、德高望重的人担当,房祭由各房头房长担任主祭。一般徽州宗族祠堂祭祖,有春祭、中元、秋祭、冬祭,先祖诞辰、先祖忌日等金炜玲,最普遍和最隆重的祠祭是春秋二祭和冬祭。
徽州祠祭按照朱熹《家礼》的规定,要求参祭人员必须整衣肃冠,严格遵循祠规。整个祠祭活动过程有严格的程式,其中由礼生读祭文,其祭文写作也有固定的格式。徽州宗祠祭祀是与岁时节令相关的庆祝、祭祀习俗,是古徽州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宗族凝聚作用李安泽,也起到了丰富宗族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

文:安徽日报记者钱定果
摄影:安徽日报记者顾群
来源:安徽日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意见反馈